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世界文学
手机知网首页
文献检索
期刊
工具书
图书
我的知网
充值中心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
李春娜
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在幼年时失去父亲,同时母亲精神失常,诗人不幸又患有哮喘,因此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在她早期的代表诗歌《鱼》和《人蛾》中,流露出作者某些悲伤、凄凉和孤独的感情,但是在她的作品中,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缺失与自我的平衡,寻找自我实体和虚体的认同。
机 构:
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领 域:
世界文学
;
关键词:
伊丽莎白·毕肖普
;
《鱼》
;
《人蛾》
;
平衡
;
格 式:
PDF原版;EPUB自适应版
(需下载客户端)
0
147
下载PDF版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03期
精选好书
查看更多好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