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脆弱性:概念与测度
本文将"脆弱性"的概念引入肥胖研究领域,提出了"肥胖脆弱性"的概念,解释了其内涵和测度原则,并重点介绍了肥胖脆弱性的测度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期望肥胖概率"测度方法不依赖于福利函数形态的特点使其更适用于测算肥胖脆弱性,但是,贫困领域常用的"50%"脆弱线则并不适用于肥胖脆弱群体的识别。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测度了中国居民的肥胖脆弱性,说明了致胖风险的结构和不同类型肥胖脆弱群体的差异。中国居民体质指数的预测均值和预测方差存在"正U型"关系,个体异质性风险在致胖风险中占主导地位,也是肥胖脆弱性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省域协同风险的占比较社区协同风险更高。协同风险占比存在下降趋势,而且北方地区协同风险的占比大幅高于南方地区。"暂时脆弱"群体和"持久脆弱"群体的脆弱原因存在差异,相应地,前者应以缓解随机风险为预防目标,后者则应以提高长期体质管控能力为预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