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目标偏差”与“工具偏差”: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探究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安全备受关注。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在防控疫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乡村医生"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本文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社会进程之间形成的"目标偏差—工具偏差"两个维度提出分析框架,剖析乡村医生发展困境的成因,进而提出建立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本文发现,"防治同步"的政策目标与"以防为主"的社会进程之间的"目标偏差",是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乡村医生执业门槛和其他政策工具(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与社会进程之间的"工具偏差",是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产生的表层原因。因此,建立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使政策目标适应乡村医生职能转换的社会进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框架,明确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体的职能分工。第二,实施弹性化执业门槛,让乡村医生"招进来"。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薪酬补助,同时明晰隶属关系,打通乡村医生晋升渠道,让乡村医生"留得住"。第四,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权益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中国农村观察
2021年04期
论文一键智能排版
排版交给我们,时间留给研究
立即查看 >
相似文献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