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思想政治教育
从中国文化的特征看当今中国公德建设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其伦理原则尽管不乏"公"的提法,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公德"观念相去甚远。"公德"有积极参与和不作为两个层面的涵义。在现代社会,最基本意义上的社会公德指涉的是"公德"的不作为涵义,即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对个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这样的道德应该是一种具有最广泛受众和可行性的道德,这种社会公德的内涵是底线伦理,即人们必须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或最基本的行为伦理规范。这种底线伦理要求人们履行的正是不作为,对他人正当利益不加侵害的义务。
机 构:
领 域:
关键词:
格 式:
PDF原版;EPUB自适应版(需下载客户端)
2 125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权益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07期
论文一键智能排版
排版交给我们,时间留给研究
立即查看 >
相似文献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