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军事
手机知网首页
文献检索
期刊
工具书
图书
我的知网
充值中心
抗战时期日伪对黄河决堤的政治因应和军事利用
中国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曾磊磊
1938年黄河决堤后,日本侵略者和伪政权反驳国民政府的宣传,建立"灾害—责难—拯救"的灾难叙事模式,企图瓦解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和抗战的正义性。同时,日军借决堤事件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在军事上,日军采取长期对峙战略,维持黄泛区的泛滥状态,修筑围困国民政府的军事防御设施,将国民政府制造的黄泛区障碍转变成日军的防御屏障,使得黄泛区具有双重的军事作用。日伪在军事上利用黄泛区的做法,与其政治上的宣传完全相反,但两者的本质相同,都是日军侵华手段的不同表现。
机 构:
中国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领 域:
军事
;
中国近现代史
;
关键词:
日伪
;
花园口决堤事件
;
黄泛区
;
0
193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权益
下载PDF版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军事历史研究
2021年02期
精选好书
查看更多好书
论文一键智能排版
排版交给我们,时间留给研究
立即查看 >
相似文献
期刊
硕士
博士
会议
报纸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共引文献
同被引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二级引证文献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