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占领海南岛期间的居留民社会及其公共文化空间构建(1939—1945)
1939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海南岛期间,海南岛作为日军的"军事基地""南进基地"和"资源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战局发展,居住在海南岛的日本居留民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超过1.8万人。居留民群体通过成立海南文化协会、海南佛教会、俳句会等文化团体,设立影剧院、神社、国民学校等公共文化设施,举办演艺会、招魂祭、遥拜式等公共文化活动,在海南岛构建起了以日本文化为主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居留民作为日本占领并统治海南岛的参与主体,其构筑公共文化空间的过程实质上是日本国家意识形态在占领地的具象化过程,具有鲜明的战时统制和文化扩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