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地质学
手机知网首页
文献检索
期刊
工具书
图书
我的知网
充值中心
岷江上游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610059 ,成都610059 ;
|
许向宁
王兰生
以1933年岷江上游叠溪地震诱发的地面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入手,系统阐述了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分带的 典型特征,归纳总结了高地震烈度区斜坡变形破坏的空间发育分布规律;重点从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与发震机制和应力场 的成生关系方面,分析探讨了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的成因机制,阐明了1933年叠溪地震造成震区不同区带斜坡 变形破坏类型和变形破坏强烈程度差异之原因,充分揭示了内生地质作用对浅表生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
机 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610059 ,成都610059;
领 域:
地质学
;
地球物理学
;
关键词:
岷江叠溪
;
地震滑坡与崩塌
;
斜坡变形破坏
;
分区分带特征
;
成因机制
;
格 式:
PDF原版;EPUB自适应版
(需下载客户端)
37
490
下载PDF版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工程地质学报
2005年01期
精选好书
查看更多好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