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中国文学
《聊斋志异》里的佛禅层次
大凡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在揭示人类通性的同时,亦必留存该时代的思想脉息。今世的论者若不与古人之心相吻合,而每以目下之理相忖度,则难免会有悖于常情。如指斥《聊斋志异》中的佛教思想与现象尽皆糟粕,即是一例。所幸的是,随着古典小说研究心态的日趋平和,人们对该小说的佛教内容逐渐有了新的体认。本文便想就其间尚未经时人阐释的禅学思想作一番梳理,从内外两方面厘清其结构层次,进而说明文化混融状态之下禅思的布局及艺术效果。但愿所述能够获得柳泉心思之万一。
3 311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权益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蒲松龄研究
2012年01期
论文一键智能排版
排版交给我们,时间留给研究
立即查看 >
相似文献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