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数据宏观检验中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
本论文包括了核数据宏观检验中的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采用一级微扰理论研究了宏观实验装置的有效增殖因子K_(eff)
随截面变化的灵敏度,推导了在球坐标下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并以
GODIVA和ZPR-6/7两个球形快基准装置为例,计算了这两个装置
的K_(eff)分别相对于:每次裂变平均中子产生数(?)值、裂变截面(n,f)和
俘获截面(n,γ)的灵敏度,并将结果与 FORSS程序的结果进行比较,
认为我们的计算结果可靠,能够用于宏观检验之中。然后给出利用
灵敏度函数和核数据截面的协方差估计K_(eff)不确定度的方法。
二.为配合中国评价核数据库第三版(CENDL-3)的评价和检验工
作,对其中即将公布的~(233)U进行了快堆的基准检验,计算了十个快
装置的有效增殖因子K_(eff)和 ~(233)U对~(235)U的中心裂变率比率cfr_[~(235)U]~[~(233)U],在
与 ENDF/B-VI库和JENDL-3.2库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之后,给出了
对~(233)U核快区裂变截面的改进意见。
在上述两项工作的完成过程中,我们还研究了将核数据的共振参
数从Reich-Moore格式向多能级Breit-Wegner格式转化的方法。经
过检验计算后,我们认为,采用转换共振参数格式后的数据对计算
结果影响很小(K_(eff)改变万分之五以下,宏观实验误差一般在千分之
几,微观截面数据误差更大),并且经过格式转化之后的数据可以用
于NJOY-NSLINK-SCALE程序系统的计算之中,说明我们的工作是
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