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省属高校债务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省属公立高等学校普遍负债,多数高校入不敷出,运转困难。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本文选取陕西这个经济欠发达但省属高等学校又十分集中的省份作为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省属高校经费投入和债务现状的对比入手,运用公共政策评估、公共财政支出、产权经济学、博弈论、教育投入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陕西省省属高校债务产生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并得出结论,四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陕西省省属高校债台高筑:一是大规模扩招政策和国家教育融资政策推动;二是陕西因财力有限对省属高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且未形成多元化机制;三是产权不明晰导致省属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受到的约束性不强;四是政府、高校、银行处于各自利益的三方博弈使得银行过量放贷、高校过量贷款。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模型对省属高校债务风险科学评估,提出了化解省属高校债务的四种模式:一是由财政投入和系列政策组成的“政府主导”模式;二是以调整贷款结构为主的“银校合作”模式;三是以PPP模式为主的“市场运作”模式;四是由社会捐赠、吸引外资等组成的“社会力量”模式。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选取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特定高校群体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多学科角度对陕西省省属高校债务的成因进行分析,相较于其他文献,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根据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化解省属高校债务的具体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