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行为导向的手持头部按摩器人机优化设计研究
新时代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愉悦与舒适的使用体验才是用户所关注的重点,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公众的认可,产品必须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手持式头部按摩器具有缓解压力,消除疲劳感的作用,深受办公室久坐的上班族喜爱。对手持头部按摩器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可以合理地将用户的需求表达到产品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通过观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背后的动机是获取用户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设计师应该从用户行为分析的角度出发,将人机工程学运用到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从而更好的提升手持头部按摩器的使用体验。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首先确立某一手持头部按摩器为具体研究对象,对用户使用按摩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通过引入SAPAD框架模型得到用户行为背后的需求。SAPAD框架模型的核心是在用户和产品交互过程中的用户行为、产品两个维度中,引入第三个维度“用户行为的意义”。通过引入“意义”维度,将用户行为背后的意义聚焦到SAPAD框架模型的六个意义层次中去即:物理层、经验层、语构层、语意层、语用层和社会层,再通过六个层次的意义映射到具体产品部件。无论产品的结构与功能本身,还是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行为意义、个人情感,都将基于SAPAD框架直接映射到物,与人机工程学分析的产品端耦合,为产品人机工程学优化设计提供需求。基于SAPAD框架下各需求层次所对应的关键部件,建立实验仿真模型。运用工效学仿真软件JACK进行虚拟仿真,模拟用户使用产品的正常情景,获取用户操作过程中的人体可达域、可视域、疲劳度等相关参数,并通过仿真数据分析,得到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为产品的人机工程学分析提供参考。结合用户需求和相关仿真参数,从语构层、经验层、语意层三个层面对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最终得到产品的设计参数,指导设计实践。依据相关设计参数,对产品进行草图、草模推敲,提出了设计方案。在国内外优秀产品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手持式头部按摩器的设计评价标准,根据用户需求属性权重因子、用户语意满意度分析,对优化后的产品和现有产品进行了对比评估。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手持式头部按摩器相比,新型按摩器的用户使用体验有了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