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敬谦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社会语言学家告诉我们: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文化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会迥然不同。文化是多种多样的,语言也各
具特色。语言中常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超语言信息’或
者是说‘文化信息’。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引起跨文化交际的误解,甚
至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跨文化的人际交际已越来越显其重要性、没有交际,人不能在其
文化社团中生存;没有跨文化的人际交际,人便不能在另一新的文化
社团中生存。因此,跨文化人际交际是一十分重要的问题,值得深入
探讨。
本论文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为理论依据,对英汉敬谦语进行了
跨文化的对比研究,并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进一步深入挖掘了其存在
差异的文化渊源,以致得出这样的结论:交际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
程,它受到人际关系取向的影响,而人际关系则又是由不同的价值观
和哲学观所决定的。论文结尾部分指出了英汉敬谦语的跨文化对比研
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全文共分六部分:
前言部分论述了对英汉敬谦语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的重要性。日
趋明显的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进行有
效的交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要进行有效的交际则需进一步提高人
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敬谦语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敬
歉语的使用可以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
第一章综述英汉两种语言中对敬谦语的研究概况并阐述了英汉敬
谦语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虽然英汉敬谦语的功能相似,但从其分类
中可以看出二者在词汇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敬谦语的数量远远多
于英语。这种差异应该追朔其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第二章阐释了文化、涪台和交际的定义,论述了文化和语台、文
化和交际、语占和文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文化与敬谦语、语会“
与敬谦语以及交际和敬谦语的关系。萨丕尔把文化定义为“文化乃是
社会的所想与所为”。语臼是一套符号系统。交际包括吉语交际和非言
语交际。语韦与文化不可分,任何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化是
语占的一部分。语言在文化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化靠语占来传承。
萨小尔一沃尔夫假说认为:语占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影
响交际并受到交际的影响,交际又是文化的。语旨使交际成为可能。
敬谦语和文化紧密相连,不同文化中敬谦语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表示
‘敬’和‘谦’的方式各不相同。语吉的三大要素中,词汇是最重要
的。敬谦语是英汉两种语臼中富有特色的一种语刍现象。为了建立和
维持各种人际关系,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使用敬谦语。
第三章对英汉敬谦语作了跨文化的对比分析,探讨其不同的文化
背景。英汉敬谦语的使用说明了在人际交际的过程中,中国人遵循自
谦尊人的交际规则,美国人则遵循自信尊人的交际规则,而这皆是山
F列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所决定的:“仁”和“礼”与个人主义和人
道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依赖型自我与独立型自我;情感型与
工具型;地位与平等;权势与一致性;强交际环境文化与弱交际环境
文化;扩展式家庭结构与核心家庭结构;尊敬老人与漠视老人。
第四章指出了英汉敬谦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
价值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英汉敬谦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表明:敬谦
语受交际规则的制约,而交际规则又受文化制约。文化价值观是决定
性的因素。了解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并与之相适应,这是成功地进行跨
文化交际的关键所在。英汉敬谦语的差异与各民族的文化紧密相关,
(
因此,外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语占习得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化的习得,
只有当语占习得和文化习得同步进行时,英语学习者才能获得海姆斯
所说的‘交际能力’。
结论:英汉敬谦语的使用显示了东西方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交际规
则,而这皆是山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和“礼”,在其影响下,I。;。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特点:不
对称的、等级式的、情感型的、柏互依赖的、讲人情的、互补的、义
务的、忍耐的、稳定的和正式的,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其人际交际
的最终目的;受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影响,美国的人际关系具有以
下特点:对称的、平等的、工具型、独立的、契约型、竞争、非忍耐
的、不稳定的和非正式的,追求个人本位是其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