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盐生植物叶片Na~+区域化作用机理的比较研究
Na~+在液泡中区域化是植物耐盐的一种重要机制,是盐生
植物的主要特征。但是,不同类型的盐生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的
不同器官离子区域化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其生长。本实验以碱蓬、
滨藜、莳萝蒿等三种不同类型的盐生植物为材料,进行NaCl处
理,分析三种植物叶片中Na~+区域化作用的差异及其造成这种差
异的机理,并结合其它主理指标阐明叶片Na~+区域化作用在植物
耐盐性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盐处理对不同类型盐生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盐生植物的耐盐性有很大差别,在100-400mmol
·L~(-1) NaCl条件下莳萝蒿的相对生长速率小于对照,而碱蓬和滨藜
的相对生长速率大于对照;莳萝蒿对照条件下整株鲜重最大,碱
蓬和滨藜分别在200、100mmol·L~(-1) NaCl条件下整株鲜重最大。
三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盐渍环境的反应也不相同,随盐处理浓度
的升高,莳萝蒿鲜重和干重基础上的根冠比基本上呈增大趋势,
只是在400mmol/L NaCl条件下又有所减小;而碱蓬和滨藜盐处
理以后,鲜重基础上的根冠比下降,干重基础上的根冠比变化不
明显。
同一植物在不同盐渍条件下的相对生长量与其它生理指标的
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盐渍条件下植物的生长与植物的水分状况和
叶片肉质化程度密切相关。根部的拒Na~+作用较强的莳萝蒿生长
受NaCl抑制,叶片具有泌Na~+能力的植物滨藜在200-4O0mmol·L~(-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NaCI条件下主长受促进程度小于稀盐植物碱蓬。说明根部的拒NS”
作用和叶片泌Na”能力在植物的耐盐性中不起关键作用。除了在
100 mmol.L-’NaCI条件下滨墓的主长促进程度高于碱蓬外,在其
它盐渍条件下,三种植物生长促进程度与叶片内Na”积累量具有
相同的变化规律。表明叶片积累Na”的能力可能与植物耐盐性具
有密切关系。
2.盐处理对不同类型盐生植物各器官无机离子和可溶性有机
组分含量的影响
三种植物叶片内Na”、CI含量都随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 K”、Ca’“含量都随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三种植物叶片内
的Na“、CI含量为根部Na”、CI含量的二.6倍。
盐处理后,三种植物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增加最显著,可溶
性糖含量也随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却随
盐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蔚萝蒿叶片内有机酸的含量随盐处理浓
度的升高而增加,而碱蓬和滨要叶片中有机酸含量随盐处理浓度
的升高无明显变化规律。
3.叶片Na“区域化作用在植物耐盐性中的贡献分析
在盐渍条件下,三种植物把Na”都主要积累在地上部,尤其
是叶片中;而进入叶片的 Na”90%以上积累在共质体内;碱蓬和
丙萝蒿的叶片泌 Na”量占叶片总含 Na”量的百分比不到 1%,泌盐
植物滨萎的叶片泌Na”量占叶片总含Na”量的百分比也仅为7%左
右。
在对照条件下,三种植物叶片的渗透调节主要依赖K”;盐处
理后,无机离子在叶片渗透调节中的贡献增大,其中主要是Na”、
CI-两种离子在叶片渗透调节中的的贡献增大。
4.盐处理对不同类型盐生植物叶片液泡膜H”-ATPase水解活
性的影响
三种盐主植物叶片液泡膜H“-ATPase水解活性对盐渍条件的
二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反应不同,盐处理后碱蓬的叶片液泡膜H”-ATPase 水解活性增大
了近一倍,蔚萝蒿和滨基的叶片液泡膜H”-ATPase水解活性增大
幅度小于碱蓬。盐渍条件下滨蓖和碱蓬叶片液泡膜H”-ATPase 水
解活性远远大于蔚萝蒿。
总之,三种盐生植物都具有较强的适应盐渍环境的能力,在
400thffiol·L-‘NSCI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在盐渍条件下,三种植
物仍然都将Na”、CI主要积累在地上部,尤其是叶片中,并主要
靠Na”、CI进行渗透调节。叶片区域化Na“的能力与液泡膜H-.
ATPase活性和Na丫H”逆向转运活性有关。这种Na”区域化作用
的大小决定着植物耐盐能力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