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研究
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能否保障农民利益问题关系到能否真正地解决农民问题。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解决农民问题的艰辛过程。分析和研究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对丰富毛泽东思想研究内容、解决当前如何进一步保障农民利益问题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文把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置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纵向分析和横向研究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等方法,从纵向把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为逻辑主线,分析各个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探讨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农民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保障农民利益,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第一章对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脉络进行整体性的学术梳理,联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对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形成的渊源和发展脉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说明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高度关注农民问题,把保障农民利益作为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 毛泽东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渊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思想、民本思想及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主义思想;三是毛泽东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革命实践。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为理论基础,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结合革命实践,科学地阐述了解决农民问题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丰富的保障农民利益思想。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由萌芽、形成、成熟到继续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内容有所不同,但始终强调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性,以调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章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毛泽东保障农民经济利益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保障农民利益思想最主要的是给农民以看的见的物质利益,因此,保障农民经济利益思想也就成为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中较为丰富和重要的方面,也是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核心内容。 保障农民经济利益最主要是解决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毛泽东通过分析旧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关键。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制定法律和政策,保障农民对土地拥有使用权和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激发农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正确处理革命战争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保障了根据地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援革命战争;开展大生产运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困难,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制定和实行合理的税收政策,使其发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民发展生产的作用;组织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克服农民因战争造成的人力、生产工具缺乏的困难,并逐步引导个体农民通过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 第三章研究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政治利益的实现对保障已取得的经济利益有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在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时,除强调在经济上给农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外,又注意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实行民主政治制度,保障农民享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调动农民参与政治建设的主动性。 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主要内容有: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基层政权,从政治上彻底解放农民,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制定并颁布法律,赋予农民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实行民主政治,保障农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积极参加民主政治建设;实行精兵减政,廉洁政治,严惩腐败和官僚主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唤醒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革命和建设的政治热情。 第四章分析和研究毛泽东保障农民文化利益思想。实现农民的文化利益有助于保障农民已取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毛泽东强调发展文化应坚持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和大众的方向,文化教育必须考虑中国广大农民的实际状况和文化需求,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毛泽东保障农民文化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有:重视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开展识字、扫盲和冬学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结合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改变农民的传统信念;重视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兴办各级各类农村学校,使农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把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重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农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使农民以新的姿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 第五章系统地分析了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地位、局限性,总结了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启示。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地评价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保障农民利益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理论。毛泽东并没有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个别结论,而是从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出发来关注农民问题,站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高度关注和保障农民利益,把保障农民利益作为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把保障农民利益与教育引导农民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把保障农民利益作为解决农民问题乃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的根本,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最具创造性的贡献。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不仅奠定了毛泽东农民理论的基石,也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当代保障农民利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放在保障农民利益的首位,制定法律、政策保障农民利益,把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与政治文化利益相结合。 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局限性:毛泽东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结合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形成了其保障农民利益的丰富思想,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反映了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忽视农民个体生产的积极性,过分看重改造农民私有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均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消极因素的痕迹;建国后在保障农民利益方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着相脱节的一面,使农民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分析和研究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启示:一是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联系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论述,深入研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二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保障农民利益。联系毛泽东在保障农民利益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以求在新形势下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三是建立和健全保障农民利益,把保障农民利益落到实处。
机 构:
领 域:
关键词: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权益
博士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07年博士论文
论文一键智能排版
排版交给我们,时间留给研究
立即查看 >
相似文献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