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农作物
手机知网首页
文献检索
期刊
工具书
图书
我的知网
充值中心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牧草种子产业化生产——以酒泉为例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成都大业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王赟文
韩建国
毛培胜
甘肃河西走廊气候干燥,水热资源丰富,是适宜的牧草种子生产区域。2001年以来,通过中国农业大学与酒泉大业种业在当地开展草种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种子高产关键技术后,在较大面积生产条件下,无芒雀麦、高羊茅、蓝茎冰草、草地早熟禾、扁穗冰草等禾本科已具备较高的大田平均种子产量。新麦草需结合冬季放牧,可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单产水平。在当地现有的生产条件下,牧草种子的收获时间和收获技术是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当地其他作物制种及主要农作物生产相比,在种子产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农户进行草种生产的经济效益还比较低,草种产业在当地发展还存在着不稳定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河西走廊草种生产的适宜地区,除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外,草种产业的发展还依赖于草产业对优良品种种子需求的提高。
领 域:
农作物
;
关键词:
河西走廊
;
牧草种子产业
;
4
104
下载PDF版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年
精选好书
查看更多好书
相似文献
期刊
硕士
博士
会议
报纸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共引文献
同被引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二级引证文献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