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信息科技
>
新闻与传媒
新闻爱好者
查看本刊
2009年第21期
1.
加强对热点问题报道的引导
2.
抓住网络现在 把握文化未来
3.
提高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河南日报创办主题专栏的实践与启示
4.
论新闻客观性的生成逻辑
5.
健康传播活动中我国媒体的新定位——以甲型H1N1流感事件为例
6.
当前我国新闻图片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7.
“不良报道”与网络“把关人”的责任
8.
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9.
简论《人民日报》的四次扩版
10.
金融危机下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机遇
11.
违规广告——中国广告市场的“顽疾”
12.
美国的“新闻式电视批评”
13.
用校园音乐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14.
博客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优点与缺点
15.
我国门户网站新闻组织的现状
16.
品牌的广告媒体策划:4A还是本土?
17.
论市场困境下党报广告的经营与发展
18.
非常之年的非常报道——《河南日报》特大旱灾下的特别关注
19.
党报人物报道的探索与突破——以《河南日报》人物版为例
20.
在挖掘核心价值中激扬时代旋律——新时期人物报道特征主题及表现手法初探
21.
应对金融危机 做好经济报道
22.
监督的利器 不懈的创新——《河南日报·新世说》专栏的特色
23.
管窥城市周报的女性视角
24.
让“中国新闻”成为读者的好朋友
25.
计算机视觉特效镜头对电影风格的影响
26.
论流行音乐类电视栏目
27.
关于城市台的“本土化”
28.
经济节目原来是可以这样做的——对央视二套经济频道的研究与解读
29.
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观
30.
音乐与音响的剧情辅助作用
31.
关于电视纪录片“市场化”的思考
32.
用贴心的服务赢得受众
33.
主持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34.
主持人认知能力的意义
35.
编排是一门艺术
36.
主持人内外在形象的统一性
37.
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定位
38.
怎样做好广播情感类的谈话节目
39.
简论电视晚会的创新——以湖南卫视《成人礼》、《致敬·三十年》为例
40.
新闻舆论体制与反腐败工作
41.
新闻采访权的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42.
新闻报道使用化名应遵循的原则
43.
以小见大 深化主题
44.
如何获得好的新闻线索
45.
用创新理论孕育创新之果——关于新形势下创新理论的宣传问题
46.
从人文视角报道体育新闻——阅读《河南日报·奥运专刊》的思考
47.
只能策划报道方式
48.
纸媒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从“杞县钴60卡源故障”新闻报道谈起
49.
加强地市党报的新闻策划
50.
用特刊彰显党报的影响力
51.
“兴·观·群·怨”——从传播角度看孔子的诗歌教化思想
52.
城市消费周报内容定位的现实走势
53.
“有米”锦上添花 “无米”集腋成裘——《大河报》“今日关注”编辑心得
54.
不去捧杀,也不加棒杀——我们如何报道李辉质疑文怀沙那件事
55.
主观性标题在《大河报》中的妙用
56.
“拿来”才能进步——浅谈报纸评论如何借鉴网络评论的优势
57.
以文化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
58.
用服务代替说教
59.
外销OEM企业的品牌塑造
60.
关于加快发展郑州市文化产业的思考
61.
浅谈高尔夫球赛事的摄影报道
62.
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63.
中国第一庄园——康百万庄园
期 号: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