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社会科学II辑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查看本刊
2009年第07期
1.
“第七届全国民族高校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
关注热点问题研究 突出西南民族特色
3.
中央财政补助对西藏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4.
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农牧民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和向量自回归模型
5.
对西藏第三产业发展目标的几点思考
6.
藏区水库移民过程中宗教设施迁建的政策研究
7.
从“学术鸡肋”到“学术新宠”:台湾平埔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8.
族群认同的力量——读沃特斯《族群选择》
9.
对我国民族院校招生政策价值选择的探讨
10.
《史记》“狐鸣呼”非名词状语说
11.
2005年来的西南民族研究综述
12.
再论民族文化“灾后重建”中的民众主体地位
13.
族群演化下的四川阿坝藏区居住形态变迁初探
14.
中国西部功能定位与西部发展战略调整研究
15.
影响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探讨——从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16.
区域经济理论整合的新思路——基于分工理论的多视角综合
17.
黔东南集体林权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18.
我国民族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基于CSSCI(2000-2007年)数据
19.
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历史文献及国外学术著作——基于CSSCI(2000-2007年)数据
20.
我国民族学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数据
21.
我国政治学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数据
22.
我国马克思主义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数据
23.
中国刑法中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调整——以《刑法修正案(七)》颁行为背景的思索
24.
法官在法律解释中的权力
25.
论《行政强制法(草案)》的人文关怀及其完善
26.
知识产权定价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27.
婚姻中性自主权与同居义务的冲突及其解决——从“婚内强奸”说起
28.
论我国石油安全的刑法保护
29.
2008年中西媒体对中国健康报道分析——以恐惧诉求为视角
30.
地市报的优劣势及其“御冬”策略——以四川的地市级报纸为例
31.
媒体舆论监督和公众政治参与
32.
web2.0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
33.
新闻教育的背离与回归——新闻教育脱离实践的原因分析和应对之策
34.
川西南、滇西北无障碍旅游区的构建研究
35.
四川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36.
从非营利制度视角看遗产管理中“实然”与“应然”的悖离
37.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8.
新世纪鲁迅学的新人新作述评(下)
39.
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40.
从元和以来文人立身行事的另面管评其诗文的思想史价值
41.
镜母题小说中的佛教情结
42.
“床前明月光”的“床”义考辨
43.
镜中追寻——论《黑暗的心》的身份认同
44.
多丽丝·莱辛在中国的接受
45.
迷离梦事的续接——《天际乌云帖》及其题咏
46.
《纂异记》中的中晚唐民俗
47.
婆罗门教哲学原典中与佛教有关的内容
48.
社会平等:理想与现实
49.
哲学话语的解读可能性(下)——以德里达与伽达默尔之争为导引
50.
试论成就柏拉图的社会及个人条件
5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52.
科学发展观与灾后重建和灾区经济社会发展
53.
正义之绘:论东西方民族艺术于“正义”之表达
54.
虔诚、权力与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的意图
55.
延边朝鲜族民谣的分类与传承
56.
二胡曲《烛影摇红》的文化价值
57.
文本难度与认知及元认知策略运用实证研究
58.
输入、输出一体化的外语教学模式探讨
59.
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60.
“东道”和“东道主”
61.
英语品牌名称汉译的文化意义处理实证分析
62.
新视野下商标翻译原则与标准的探讨
63.
英语动词的名词化分类及其规律探析
64.
“突显”与“凸显”考辨
65.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出版 本刊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66.
体验的批评——读李怡先生《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
67.
本刊启事
期 号:
S2
S1
S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