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社会科学II辑
>
中等教育
现代语文
查看本刊
2010年第11期
1.
“船家”中“家”的疑问
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语言生态平衡与发展的思考
3.
语言符号同一性在历时状态中的保持与分离
4.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试项的应考策略
5.
《孟子》中“自”的语义语法功能研究
6.
汉语中的空宾语
7.
论语气词“哦”的语用功能
8.
“不但A,而且B”句式AB项的换位问题
9.
非宾格语素、题元角色交替与汉语双宾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10.
现代汉语转折句“p∧q”的预设逻辑分析——同王维贤的转折句预设理论商榷
11.
因果复句与补充式结构
12.
汉语被动句的核心标注和从属标注考察
13.
不可移位的句首介词短语状语考察
14.
“只得”的语法化历程
15.
单音节词的“X来Y去”/“X去Y来”可互换结构原因初探
16.
《论语》叠音词浅析
17.
《异苑》双音词探析
18.
《搜神记》中的人称代词研究
19.
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结构分析
20.
汉语词义发展方式探析
21.
“V着AP”结构的语义分析
22.
“望”——词义的历时演变
23.
浅说语言文化因素与汉语修辞的关系
24.
《说文》“言”部字群与古代汉民族的言语交际文化
25.
论趋利避害原则的解释力
26.
试论标点符号超常规用法下语用含义的推导
27.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训练
28.
网络新词在中学生中流行情况的调查——以网络谐音新词分析为例
29.
基于转喻思维的地名命名原则
30.
赵本山喜剧语言风格的社会文化影响
31.
江苏南通金沙方言同音字汇
32.
湖南汨罗大荆话中的“V+时态助词+数量结构+A+结构助词”句
33.
湖南益阳方言中的几个程度副词
34.
四川都江堰话卷舌声母入声调字
35.
四川宣汉话的“X儿”现象研究
36.
广东潮汕方言“铁”字的词法功能研究
37.
海南省哥隆话句法初探
38.
浅谈陕西华阴方言表达程度之高的手段
39.
甘肃省甘谷话“AA+儿”重叠式词语探析
40.
新疆汉语方言名词探析
41.
黑龙江站话量词初探
42.
汉英双关语认知对比研究
43.
汉语“打”和英语“beat”的语义拓展轨迹比较
44.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纪念国家语言法律实施10周年报告会
45.
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认知共性解读
46.
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定语长句
47.
略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古汉语教学
48.
对外汉语过程写作教学理论的应用及研究
49.
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难题——再议多重复句的分析
50.
内隐学习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51.
对外汉语教学应重视“复述法”
52.
留学生语素习得路径探析
53.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学习
54.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泛化现象的偏误分析
55.
从“哪里”一词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56.
从语音对比谈对阿拉伯语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
57.
泰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误用例析
58.
实行新HSK考试(笔试)后,汉字和作文教学在吉尔吉斯汉语教学中亟待加强
59.
日本学生使用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
60.
汉字象形符号与欧美学生汉字教学
61.
“被××”构式的句法语义特点及成因
62.
论新兴的“被+X”结构及其语用动因
63.
说“卡位”
64.
试析新词语“钟摆族”
65.
汉字构字法浅论
66.
浅析第一人称代词“身”的来源及其消亡原因
67.
说“水客”
68.
《江畔独步寻花》之“恰恰”考辨——兼与魏耕原先生商榷
69.
“吾子”和“相”之考辨
70.
高中语文教材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注释辨正
71.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稿约
72.
郓城印象
期 号: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2
2021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