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中国文学
作家
查看本刊
2011年第14期
1.
寻找缺失的母亲——苏童的《河岸》言说
2.
浅论贾平凹长篇小说中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3.
卑微而丰赡的小人物——黄咏梅小说论
4.
从“金鸡独唱”到“金牌编剧”——朱苏进的艺术人生
5.
当代武侠文学中的人文性
6.
试论刚柔相济、平和隽永的杨绛小说
7.
无尽的遐想——解读废名小说《河上柳》的叙述技巧
8.
母亲形象的消解与女性权利的建构——从《雷雨》中繁漪形象谈起
9.
卞之琳诗歌的知性色彩
10.
萧红创作中悲剧意识的艺术表现
11.
浅论萧红对女性生存境遇之关注
12.
极度压抑的本我 理智掩盖下的癫狂——浅析多丽丝·莱辛《去第十九号房间》中苏珊的命运悲剧
13.
《白色旅馆》叙事视角的多重并置与拼贴手法的运用
14.
一首女性的赞歌——论《达·芬奇密码》的女性意识
15.
从黑洞理论解读艾丽丝·沃克《梅丽迪安》
16.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17.
掠夺与人文关怀——《非法入侵》的矛盾伦理主题分析
18.
解读《喜福会》中的“顿悟”思想
19.
文化碰撞与交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20.
亨利·米勒灵魂自救的心路历程探微
21.
浅议哥特写作手法在福克纳作品中的运用
22.
解读《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反战精髓
23.
基于关联理论分析《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对话创作
24.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性主题探析
25.
《大地》中阿兰的形象分析
26.
斯泰因与库切阐释式写作策略比较研究
27.
不确定的美——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形象
28.
对立、依存与和谐——女性哥特视域下的《蝴蝶梦》及作者的女性观
29.
论劳伦斯《牧师的女儿们》的动态性叙事策略
30.
关于《简·爱》中女性魅力的探讨
31.
浅析《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32.
《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与冲突解析
33.
论斯蒂芬·茨威格小说无意识的展现
34.
“爱斯梅拉达”与“卡门”——爱情悲剧中的两朵奇葩
35.
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人文思想之比较
36.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谈“回归文学”和苏联“正统”文学
37.
从《十三夜》看日本明治时代的婚姻
38.
自然美的协奏曲——论《雪国》的自然美学意象
39.
从读者反映批评视角解析辛格《骑马下海的人》
40.
哭泣的“天使”——从《群鬼》中的阿尔文太太看易卜生的女性主义形象批评
41.
王尔德对维多利亚时代婚姻观艺术性的揭示——以《不可儿戏》为例
42.
女性批判主义视角下的李尔王——王权、父权、男权主体意识下的悲剧
4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自然意象分析
44.
从“玫瑰”意象看英国诗歌中的人文精神
45.
艾米莉·狄金森诗意中的死亡之美
46.
影响与超越——罗斯金《金河王》与《格林童话》的对比解读
47.
中外儿童文学的对比分析
48.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
49.
不同文化浸润的人子——从吉姆佩尔与阿Q的形象谈起
50.
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达洛卫夫人》
51.
浅析伍尔夫《海浪》中所展现的意识流特征
52.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看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53.
颜氏家规与《颜氏家训》
54.
《西洲曲》的认知分析
55.
从温庭筠的个性因素探究其词特点的成因
56.
图形-背景分离视域下的柳宗元诗歌意境分析
57.
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文艺思想研究
58.
论宋代皇帝的茶诗
59.
论宋代城市笔记的文学史料价值
60.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61.
精忠的化身——试论《说岳全传》中岳飞形象的嬗变
62.
《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
63.
“君子固穷”观念与新价值观念之较量——从《聊斋志异·黄英》谈起
64.
试论鲁迅眼中的拜伦
65.
稷下学宫的人物及思想探析
66.
从“世外桃源”和“草庵”看中日两国的隐士心理——以陶渊明和西行法师为中心
67.
论古代汉语委婉修辞的分类、手法及文化意蕴
68.
古诗词“入声韵”的声情效果
69.
《儿女英雄传》汉语介词、介词短语和介词框架概述
70.
文学作品中量词超常使用的研究
71.
国俗语义的文化附加性与语境认知解读
72.
汉语网语的认知理据与其范畴化——以“黑客”为例
73.
会话的言语功能和语境特征
74.
跨文化体系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新论
75.
语料库语言学的西方语言哲学探源
76.
神话思维视角下的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人类起源观对比
77.
贵州世居满族的历史源流及文化嬗变考
78.
萨满文化视野下的医学探析
79.
从文化传播视角析典籍翻译
80.
论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
81.
从英译《红楼梦》简析古典文学的不可译性
82.
翻译规范理论关照下的林译小说
83.
解析钱钟书“化境”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84.
《围城》英译本幽默翻译的文化透视
85.
《Moment in Peking》中的翻译痕迹探析
86.
对比分析《简·爱》两个译本中的措辞操控现象
87.
《尤利西斯》中人物话语语调的人际意义分析
88.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89.
形异前景化——英文诗歌的绘画特征及美学效应赏析
90.
汉英姓氏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的相似性比较
91.
归化与异化:汉语文化词英译回顾与展望——兼评“山寨”一词的英译
92.
浅谈英语中的准确性
93.
翻译研究类型论
94.
论中西文化的面子观和顾及面子策略
95.
日语礼貌用语的语用功能定位之思考
96.
谈电视剧《潜伏》的艺术追求
97.
电影艺术中冲突和悬念的研究
98.
黑幕:电影中的空白美学
99.
中国武侠动画的艺术表现特征分析
100.
中国动漫形象培育初探
101.
电视广告文化的传播
102.
论湖南本土相声语言的语音句手段
103.
试论谭盾《鬼戏》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技法
104.
琵琶曲艺术表现力探析——以《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为例
105.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艺术魅力
106.
调性作品音乐分析方法的探索——从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分析
107.
略谈蒙古族长调同美声演唱艺术之异同及影响
108.
由《弥赛亚》看亨德尔的清唱剧创作成就
109.
试论歌剧《爱的甘醇》中阿蒂娜的双重性
110.
谈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
111.
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形象与形象思维
112.
试析中国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
113.
探析赣南九龙山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114.
以美载情 以美厚情——论赵派坠子《晴雯撕扇》的表演审美
115.
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艺术性初探
116.
兰花指(掌)文化源流考略
117.
试论中国山水画的笔墨
118.
横涂竖抹千千幅 墨点无多泪点多——浅析八大山人花鸟画中的遗民情怀
119.
河北武强近代军事题材类年画解读
120.
冯建吴与石鲁绘画语言之比较分析
121.
试论儿童图书插画之美学价值
122.
刍议公共空间中的壁画创作
123.
论速写在三维动画影片创作中的应用性与重要性
124.
《圣经》与西方绘画——浅析《圣经》绘画风格渐变
125.
维米尔绘画作品解读
126.
一座山的召唤——浅论塞尚与圣维克多山
127.
解读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
128.
浅析设计与市场之间“情感设计”
129.
北齐雕塑艺术特色探析
130.
中国皇家园林景观中的隐喻设计
131.
解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艺术
132.
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在当代居室中的运用
期 号:
24
22
21
20
19
18
16
15
14
13
12
10
09
08
07
06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