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中国文学
时代文学(上半月)
查看本刊
2011年第08期
1.
宋忠山书画作品欣赏
2.
滨州文学新生代综论
3.
唐山大地震那年
4.
和爱情无关
5.
秃三儿回乡
6.
晚霞
7.
槐花红了春水
8.
台湾散记(节选)
9.
我的理发馆
10.
大爹是一座山(外一篇)
11.
沟南:热闹的,恢复平静的
12.
牲畜就是一口人
13.
越冬的鸟儿
14.
绵被卧
15.
叶欢
16.
苇子地
17.
雏鸟待飞
18.
骑行中的世界
19.
走在初冬的田野
20.
金鱼和波斯猫的爱情
21.
暑假带岳母去旅游
22.
黄河三角洲之恋(散文诗六章)
23.
我的徒骇河(组诗)
24.
午夜来电(组诗)
25.
动物法则(组诗)
26.
走过四季(组诗)
27.
行走在一道山梁上……
28.
舒琦的诗歌
29.
小镇美如斯
30.
诗三首
31.
黄河滩(外二首)
32.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研究综述
33.
浅谈海子的死亡诠释
34.
超越底层叙事方式下的草根生活——罗伟章小说创作地域特征谈
35.
文化困境中的尴尬叙述者——文化魔力与“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
36.
农民在城市的顺应和主体性
37.
重温爱情的挽歌——再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38.
论余华小说创造中的暴力和死亡情结
39.
苦苦追寻“生命”的意义——由《命若琴弦》看史铁生的生命哲学
40.
《小城畸人》与《押沙龙,押沙龙!》中畸人及创作手法研究
41.
诗与真:论本色译者梁宗岱
42.
谭恩美小说叙事策略研究
43.
《呼啸山庄》的结构主义析解
44.
解构主义观照下《红字》中女权意识萌动之分析
45.
文本世界理论视野下《邱园记事》的美学赏析
46.
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关联——以辛格的《旅游巴士》为参照
47.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批评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性研究
48.
灵魂游走于矛盾中——评价理论视角赏析狄金森的自然诗
49.
论《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狼性归宿
50.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性解读
51.
绝望挣扎的灵魂——评《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牧师
52.
失意的童话——《天浴》的原型批评解读
53.
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主题”解读
54.
“肉”与“灵”的追寻——从《夫妇们》看厄普代克的性爱观
55.
玛格丽特·劳伦斯《石头天使》中海格的人生轨迹评析
56.
论《弗兰肯斯坦》的生态意蕴
57.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
58.
永远升腾的人性之花——乌托邦精神
59.
解读谭恩美作品的中国文化情结
60.
孤独的硬汉——再读杰克·伦敦
61.
从多角度剖析凯特·肖班的作品——《觉醒》和《一小时的故事》
62.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人性内涵
63.
“写黄昏世界之寂寞,叹不毛人生之虚空”——读芥川龙之介《老年》
64.
“他者”中的“‘她’者”——《吃碗茶》中美爱形象的“茶”式隐喻
65.
从《人生颂》解读美国人的开拓意识和反叛精神
66.
川上弘美文学中的“异种生物”分析
67.
微探海勒小说主题的荒诞性
68.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启示——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孤独观
69.
母性的救赎
70.
思考存在,回归本真——《儿子与情人》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比较
71.
亦真亦幻的“现代神话”——《宠儿》中魔幻现实主义之新探
72.
欲诉谁人听——评《秋千》中的女人和她的梦
73.
《高级英语》中族裔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
74.
“黑”和“白”颜色词的汉英文化探析
75.
论英汉人称指示语中的“反先用”现象
76.
试论精神文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77.
基于《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的英汉语言对比
78.
论唐人评唐文中的品评情结
79.
“诗仙”李白的民族观的形成及表现
80.
元代《诗》学困境蠡测
81.
屈复及其主要著作
82.
论李白诗歌中的非线性思维
83.
从《一剪梅》到《醉花阴》看李清照少妇词的两种风格
84.
阮籍与《庄子·人间世》
85.
浅谈陈子龙词中花之意象
86.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关系
87.
谈贾山《至言》
88.
“诗中无人”艺术辨析——秋谷诗与渔洋诗的对比
89.
元好问的“通达”和“守节”——以《内翰王公墓表》为例
90.
澄怀观道 儒佛交融——《江雪》赏析
91.
试论苏辙《诗病五事》诗学思想
92.
从曹禺笔下的人物形象看现代舞剧《雷和雨》
93.
浅析张爱玲小说音乐中的老上海情结
94.
凝望远方的天空——李长之文学理论及批评当代启示初探
95.
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中的“谷崎”式审美因素
96.
男权话语下的矛盾体——吴趼人《恨海》《情变》中女主人公之形象分析
97.
从语用含义试析《日出》的对白艺术
98.
《“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创作主体性
99.
论梁启超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100.
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传入与中国现代诗的民族性建构
101.
钱钟书文学世界中的理性探寻
102.
中国式“坎普”——郭德纲“新相声”现象与“坎普”的浅析
103.
从自由到捆绑——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困境探析
104.
论隐喻与色彩象征意义在电影《心之归属》中运用
105.
本刊重要声明
106.
心性的表达
期 号: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15
2014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