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中国文学
短篇小说(原创版)
查看本刊
2012年第10期
1.
邓杉美术作品
2.
在“冷血”与“温情”之间穿行的小说叙事——兼谈余华小说叙事的民间审美文化取向
3.
谈张爱玲创作风格之变
4.
论严歌苓的人性情怀和凸显个体生命的历史书写
5.
饶雪漫小说创作特征初探
6.
麦家小说在叙述上的创新
7.
注意品鉴散文作品的语言及意境美
8.
由人物塑造透视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9.
论中西文化中的客体语言
10.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试析
11.
“红楼情结”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12.
张爱玲《半生缘》中的自然主义现象研究
13.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真诚美”
14.
简析《离婚》中爱姑的悲剧
15.
施蛰存《蝴蝶夫人》论域中性别意识的三层架构
16.
超凡脱俗独特的人生寄托——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形象分析
17.
浅谈小说《荷花淀》的情境之美
18.
稗说寄大义,微言传古心
19.
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弗·雷·利维斯在中国
20.
灵魂之歌: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评述
21.
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分析
22.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辛格的创造性误读
23.
论哈代的道德观
24.
论象征手法在《红字》中的体现
25.
《离开科罗诺斯之路》的结构性反讽解析
26.
尤金·奥尼尔的狂欢式书写风格
27.
谈彼得·施塔姆的女性视角写作——以短篇小说《三姐妹山》为例
28.
从《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看詹姆斯·乔伊斯小说的语言革新
29.
《红与黑》文中的心理分析
30.
爱伦·坡《黑猫》恐怖元素功能分析
31.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黑色幽默
32.
从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的内心世界
33.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34.
《乱世佳人》中斯佳丽的女性主体意识探析
35.
反思中的救赎
36.
《启示》的《约伯记》原型解读
37.
《到灯塔去》人物形象解读
38.
外国文学翻译中语境与文化的融合探究
39.
达意存形 再造诗境
40.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对美国精神的体现
41.
细品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复活》
42.
撒旦形象下的艺术:谈《失乐园》
43.
权力欲望下的《李尔王》
44.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圣经原型阐释
45.
《红字》中齐灵沃斯人物形象解读
46.
论“阿尼姆斯”特质在杜拉斯《情人》中的“暗藏”
47.
解析《拉帕齐尼的女儿》中的恶魔性因素
48.
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的女性生态主义观
49.
《荆棘鸟》中西方女性的爱情观赏
50.
《劝导》中简·奥斯汀晚年婚姻观分析
51.
心愿的转山 梦想的呈现
52.
透过《千与千寻》小窥日本的“泡汤”文化
53.
《触不可及》中的碰撞与融合
54.
教育视阈下的电影《音乐之声》
55.
体育电影《冰上奇迹》人文主义价值观浅析
56.
在品牌时代看植入广告与电影规律的统一性
57.
论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报恩思想
58.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理想人格
59.
南朝宫体诗中女性形象的物化特征
60.
论苏轼的贬谪经历和创作成就
61.
朱淑真与李清照作品中愁情的比较
62.
《桃花源记》的桃花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63.
刘蕊设计作品
64.
侗族味道
期 号: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2
01
出版年:
2021
2020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