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中国文学
当代文坛
查看本刊
2008年第04期
1.
写作不仅要与人肝胆相照,还要与时代肝胆相照——就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答蒲荔子问
2.
在废墟上矗立的诗歌纪念碑——论“5·12”地震诗潮
3.
坚守乡村图景书写的意义
4.
和谐文化建设的文学诉求——新世纪四川文学的“版图构成”及其意义
5.
无法避讳的质疑和反思——逆流而上说《废都》
6.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张爱玲批判
7.
诗学的困顿——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的学术误区
8.
超越羁绊的艰难突围——中国当代诗歌史撰写述评
9.
主持人语
10.
苦涩沉重的教育诗
11.
从伤痕到遗忘:人学视阈里的《磨尖掐尖》
12.
“新时期”文学中的继承权话语分析
13.
文化阐释:文学批评在消费时代的话语形态
14.
当代文论史:高难度的写作
15.
新历史主义与翻译研究
16.
多元变异与有序格局——当代乡土小说未来发展走向预测
17.
中国现当代同性恋题材小说略论
18.
世纪末“学者散文”写作的修辞分析
19.
乡村背景对贾平凹创作的矛盾性影响
20.
“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
21.
李立扬的“宇宙心灵”:玄学与科学的糅合
22.
周建军诗歌中的乡土意识管窥——以诗集《穿越隧道的歌吟》和《宛若莲花》为例
23.
在高原上建构的诗意栖所——简论牛放的“高原诗”系列
24.
对人心的拷问与探索——评李锐的长篇小说《人间:重述白蛇传》
25.
论毕淑敏散文的叙事艺术
26.
长大成人与失落家园的找回——由新作《狗爸爸》论卫慧创作转型
27.
葛水平小说的女性意识
28.
生命蕴涵的诗意掘进——析里程小说《穿旗袍的姨妈》的儿童视角叙述
29.
女性视野下的董立勃小说批判
30.
艳丽、喧哗与慈悲——吉君臣与他的小说
31.
庄子与海德格尔在哪里交汇?——评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
32.
蒙太奇式小说——叙事学视角下的《说西安》
33.
《高兴》让人高兴不起来——评贾平凹长篇新作《高兴》
34.
女性影像:关联语境中的静默与耸动——关锦鹏与法斯宾德女性电影比较
35.
论贾樟柯电影的底层形象
36.
后现代语境中《士兵突击》的“饮水机效应”——当下电视剧文化的反思
37.
脆弱的生命 坚强的灵魂
38.
一个人的婚礼
39.
《色·戒》的女性叙事意蕴——女性的多重祭献
40.
复仇·对抗·戏剧现场——对话剧《刺客》与《大将军》的美学阐释
41.
《摧毁》之震撼——谈当代英国戏剧家萨拉·肯剧作的先锋意义
42.
跨越边界的启示和思索——试论克鲁纳斯的物质文化研究
43.
在黑白艺术中寻求突破——论素描创新思维的培养
44.
《郭沫若全集》的学理审视
45.
流传、演变与本土的融合——阿凡提故事幽默性的当代阐释
46.
清末民初的自叙传小说
47.
论《史记》侠义精神的文化内涵
48.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
49.
震撼灵魂的冲击波——地震诗潮的动因与启示
期 号: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2
2021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