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中国文学
安徽文学(下半月)
查看本刊
2010年第04期
1.
对唐纳德·巴塞尔姆小说《机械时代终结时》的读者反应解读
2.
论《玩偶之家》之玩偶
3.
生存之思——论《寂静的田野》的生存哲学
4.
敬重生命 融入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老人与海》
5.
从《丧钟为谁而鸣》探析海明威对男子气概的焦虑
6.
浅析《包法利夫人》——从弗莱的模式理论阐释《包法利夫人》的文学经典性
7.
德莱赛早期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8.
本我,自我,他我——《金色笔记》中汤姆的精神分析
9.
永远的埃德蒙·斯宾塞——《仙后》历代评论小结
10.
人、自然和现实社会的和谐共生——哈代的和谐生态观在《远离尘嚣》中的体现
11.
从《最蓝的眼睛》中透视黑人自身弊病
12.
《俄狄浦斯王》中酒神精神探析
13.
小说《失落》主题探析
14.
基于语料库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检索分析
15.
维多利亚女性文学与中国五四以来的女性文学之比较
16.
“贤贤易色”、“学则不固”辨疑
17.
读《春秋左传注》与相关论文所感
18.
《水浒传》续书《水浒后传》与《后水浒传》忠义观之比较
19.
《儒林外史》之讽刺艺术
20.
绝望边沿腥红的栀子花——读李金发《弃妇》
21.
生命意识烛照下的乡土书写——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
22.
论城里人与乡下人的文化映像——浅析范小青的《城乡简史》
23.
为了忘却的纪念——《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我”的心路历程
24.
从叙事角度看许三多与阿甘的形象差异
25.
《围城》是一本充满睿智的书
26.
浅谈丁玲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
27.
《我与地坛》感悟生命形而上哲学意义的升华
28.
探究《古船》的人物命名艺术
29.
论李洱小说《你在哪》的人性异化主题
30.
“无侠”的江湖——论《连城诀》在金庸武侠创作历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31.
关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劲健》之探究
32.
诗歌的修辞美——浅谈李杜诗中的修辞美
33.
浅谈《文心雕龙》中的风骨
34.
论“稼轩体”之本色:“以小见大”
35.
浅论对中国古典诗歌虚实关系的认识
36.
《毁灭》中对照艺术的研究
37.
永恒轮回与复调理论: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结构艺术
38.
叙述的多声部——论张爱玲小说《心经》的复调艺术
39.
“我”叙述者的他性——浅谈《我的名字叫红》的叙述者特点
40.
“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论当前的第一人称叙事
41.
《雄辩症》语用交际解读
42.
新时期新批评研究的扛鼎之作——读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
43.
奥哈拉诗歌《与他们一步之遥》中的“死亡”意象
44.
超验主义的圣歌——以惠特曼《自我之歌》的第一诗节为例
45.
诗与哲的纷争——对柏拉图之驱逐诗的解读
46.
陶渊明在诗歌中寻找知音
47.
淡妆浓抹总相宜——汉代与魏晋时期诗歌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48.
论王昌龄“宫怨诗”入选“唐人选唐诗”原因
49.
试论《诗经》战争诗
50.
试析宋代歌妓词
51.
论中国古典诗歌与舞蹈在美学本质上的异同
52.
浅谈新民歌创作体会
53.
俗曲【剪靛花】的起源地探析
54.
现代性语境中的拟象审美
55.
中国古代审美心胸论——以柳宗元《江雪》为例
56.
从音乐人才的职业走向论钢琴艺术——再谈钢琴艺术指导
57.
《西游记》:纯文本小说在影视文学领域的演变
58.
试析水彩画中的自然境界美——透过美学思想审视中西方水彩艺术
59.
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浅谈六朝绘画中的人学思想
60.
浅析中国意象油画中的“虚”与“空”的精神性
61.
乔托至马萨乔绘画观念之演变
62.
画面形式因素概述
63.
传统与创新
64.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创意
65.
浅析“装饰设计与制作”之布贴艺术
66.
环境艺术摄影漫谈
67.
浅谈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
68.
浅析服装的“混搭”
69.
把握形式与内容之“度”
70.
《莺莺传》中的诗歌研究
71.
解析哈姆莱特的悲剧人生
72.
《斑点带子案》中福尔摩斯的性格分析
73.
《四签名》中的殖民话语
74.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狂欢化色彩
75.
浅析《俄狄浦斯王》悲剧因素
76.
亨利·詹姆斯女性悲观主义形成根源
77.
从《智血》看奥康纳对虚无的批判
78.
身份的焦虑——《最蓝的眼睛》中“替罪羊”形象之解析
79.
追寻东方主义的缘由——由“蝴蝶”想到的
80.
探析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色彩
81.
浅析《史记》中母亲形象
82.
围城中冷暖自知的生活——浅论《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
83.
从《聊斋志异》来看女性意识的自觉
84.
论《金瓶梅》中女性之间的关系
85.
浅谈黛玉——唯美爱情悲剧
86.
莫里哀与君主专制
87.
再看文艺复兴下的宽容曙光——14、15世纪的意大利犹太人
88.
简论诗体赋的起源、发展与流变
89.
宋代婚仪文书之文体形态研究
90.
祭仲论
91.
元稹的得与失
92.
试论清朝在对历代帝王庙建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祭祀体系上的贡献
93.
浅析传统绘画教育地位的历史演变
94.
英汉省略现象对比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95.
英语精读课板书教学探讨
96.
英语课堂提问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97.
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初探
98.
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99.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研究——以学习的焦虑问题为例
100.
英语教学中“望闻问切”四诊法浅论
101.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102.
大学英语单词教学方法探讨
103.
小议国外的外语听力策略研究
104.
关于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想法
105.
论陶渊明田园诗歌之诗味的翻译
106.
培养翻译意识
107.
汉英飞白辞格对比及翻译
108.
从模糊语言谈汉语古诗词的翻译
109.
翻译研究中的“殊途同归”——从功能语言学看《骆驼祥子》伊万·金译本的“偏离”
110.
汉英新闻中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
111.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看“中国英语”
112.
翻译策略研究的意义——归化与异化
113.
尤金·奈达动态对等理论与翻译的使命
114.
关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115.
浅析顺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16.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突降句的语用功能研究
117.
象似性在日语拟声词、拟态词中的体现
118.
浅析日语中的婉曲表达
119.
整体把握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浅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20.
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2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22.
对话型教学在高职文学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123.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124.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125.
浅谈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
126.
软件的核心——设计模式
127.
探讨英语专业男女生语言学习各自优势的研究——以湖北十所高校的英语专业为例
128.
浅谈轮滑运动的健身价值
129.
试论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130.
关于高职院校暑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探索与研究——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31.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132.
探究因指导而提升
133.
网络环境下成人英语学习模式探讨
134.
浅谈高校文秘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5.
体育特长生管理初探
136.
浅谈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
137.
试论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改革与重建
138.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依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139.
人尽其才: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教育公平思考?
140.
试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下的学生评价体系改革
141.
试论转换生成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42.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143.
浅议对外汉字教学
144.
浅谈幼儿教育社会化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145.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路径探析
146.
浅析中法教育体制的异同
147.
建构主义对作文教学的启迪
148.
理论知识教学与设计实践
149.
情感在反思性教学的作用
150.
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注重情商培养
151.
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的评介
152.
试论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激励与应用
153.
浅谈中国古代人物“十八描”的程式化教育传承
154.
简析80后大学生
155.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156.
论大学美学的“感通”教学法
157.
从语用学视角看语言教学
158.
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导下的语文教师
159.
浅议幼教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
160.
古代汉语名词活用浅析
161.
试论预设触发词“再”
162.
模糊语——广告语言模因中的新方式
163.
“三书说”探析
164.
激情诗人的伟大使命感——再读惠特曼
165.
“大禹治水”随想
166.
论传统君臣平衡关系构建下的寇准形象
167.
新闻自由与报业现代化
168.
时空坐标中的亲密与疏离——论电影《亲密》镜头剪辑节奏的把握
169.
黑夜
170.
浅析现代广告中女性身体消费意象
171.
浅议文学的“普及”与“提高”问题——“工农兵文学思潮”概述
172.
受众心理期待与影像呈现的差距——《三枪拍案惊奇》大众接受研究
173.
浅析西欧中古骑士典雅爱情观
174.
以模因论解读英汉广告语
175.
礼貌原则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176.
浅析清初遗民诗人方文
177.
本土文化的异域传播——对电影《刮痧》的分析
178.
会话对答结构归纳及其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因素
179.
中国摇滚之路
180.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山东岚山渔民号子为例
181.
略谈艺术设计与社会文化
182.
《大招》与楚文化
183.
在心灵深处建所“大房子”——论《蜗居》电视剧建构与解构
184.
愤怒情感背后的隐喻文化认知因素——英汉谚语中的愤怒情感隐喻的异同及其文化阐释
185.
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故事营销
186.
电视娱乐节目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
187.
谈马克斯新闻思想中新闻记者的工作
188.
乐观开朗的旅人芭蕉
189.
浅议林纾的翻译思想
190.
1949年沈从文之“疯”的前前后后
191.
艰难的当代少数民族作品批评现场
192.
方言影视勃兴的社会语言学解析
193.
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逆境英雄”形象比较分析
194.
新西兰新文学运动的支柱——阿伦·柯诺
195.
约翰·霍克斯国内研究综述
196.
浅析《百家讲坛》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影响
197.
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权势现象
198.
论双重文化架构下现代管理的目标压力
199.
简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党政关系探索
200.
“客观量”的成因
201.
论《日光流年》中人物的悖论命运
20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之探究
203.
重拾自我,回归人性——审美活动对当代人的价值
204.
中国传统社会“天人合一”思想之源流
205.
范晓教授“三个平面”研究概述
206.
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努力营造绿色网络时代
207.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与思考
208.
论文来稿一般技术格式规范
209.
林雪简介
期 号: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18
2017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