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中国语言文字
语文学刊
查看本刊
2010年第03期
1.
论文化意象在诗歌中的传递(英文)
2.
伤逝——论托马斯·哈代的悼亡诗
3.
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悲剧性气氛(英文)
4.
论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观
5.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行》的原型批评解读(英文)
6.
哈米达,戴金镣铐的舞者——对杰哈布瓦拉短篇小说《大人物之家》的女性主义解读(英文)
7.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
8.
探寻《女勇士》中的女性主
9.
概念整合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中水意象的意义建构
10.
《麦克白》与《琼斯皇》戏剧手法比较探讨(英文)
11.
什么原因使《哈姆雷特》成为一部永恒的杰作?(英文)
12.
“细读”研究——以《夜莺颂》文本为例(英文)
13.
《傲慢与偏见》对话艺术的实用分析
14.
侦探小说——一种高度程式化的文类(英文)
15.
真的自由了吗?——从萨特存在主义来解读《月亮和六便士》
16.
宗教和现实之间的钟摆——析《圣经》对《复活》结构、人物等因素的影响
17.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悟道诗中的“三部分”模式
18.
《挪威的森林》中的意象分析
19.
生活在别处——《沙漠的女儿》中流浪母题研究
20.
2001年以来的《蝇王》研究述评
21.
国内英语辅音群的研究述评——兼及与国外相关研究的比较
22.
认知视角下汉语中“国家”概念的研究
23.
通过“そうですね”看日语的“随声附和”
24.
对服饰店面牌匾的隐喻分析
25.
概念转喻对英语委婉语的认知阐释
26.
中国英语漫谈
27.
英汉语存现句结构比较及其英译汉初探
28.
韩汉时间副词“■■”与“马上”语义句法功能辨析
29.
谈语篇分析中的及物性研究(英文)
30.
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独创性
31.
从电影《喜福会》中看英汉称谓语使用差异
32.
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回顾
33.
“The last straw”的隐喻意义及其语用翻译(英文)
34.
英汉法律文件标点符号的差异及其翻译
35.
是“贴士”还是“提示”?
36.
英语商标汉译浅谈
37.
Allusion与暗引的比较与翻译
38.
汉英成语互译浅析
39.
翻译目的论及其翻译策略
40.
析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
41.
论商务英语口译者的必备素质
42.
《圣经》之我见——析《圣经》中的法律(英文)
43.
从中德跨文化角度看“宽容”
44.
小泉八云的《怪谈》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从灵异文学看民族文化
45.
英文报纸社论的评价意义分析
46.
中日色彩词文化的差异(英文)
47.
运用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外语教学
48.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教学策略初探(英文)
49.
美国分层教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50.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刍议(英文)
51.
认知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52.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53.
话语分析视野下的课堂英语语言研究
54.
五年制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英文)
55.
TEM 4听力中的会话含义与英语听力教学
56.
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57.
对外汉语语音数字化课堂教学
58.
高校英语听说课程中的简译
59.
如何有效地将多媒体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60.
讲述模式下的口语文本分析示例(英文)
61.
认知策略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62.
构建英语教学真实语境的研究
63.
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生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影响
64.
全国高考英语考试体制改革刍议——一项基于语言交际能力的研究(英文)
65.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分析一对一教学(英文)
66.
泛读课上的问题设计
67.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68.
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69.
高校外籍EFL教师语篇系统研究
70.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7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文导入浅析
72.
谈非语言交际与英语教学
73.
认知隐喻论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整合
74.
析蒙授英语学习中弱势群体如何掌握好英语
75.
来稿要求
期 号: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19
2018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