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12年第02期
1.
积因子位次赋值数据求权重法在粮食生产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2.
世界烟草品种园昆虫种类调查
3.
植物响应盐分胁迫的重要蛋白质群组变化规律
4.
DNA甲基化对植物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5.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生物遗传学领域的应用
6.
藤三七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7.
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8.
cry基因保守序列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的表达
9.
烤烟冠层光谱参数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
10.
珍贵树种山白兰的组织培养研究
11.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未成熟胚的研究
12.
贯叶金丝桃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13.
正交设计优化南苍术快速繁殖培养基的研究
14.
谷子抗锈病基因AFLP分子标记的筛选
15.
中国鹿亚科动物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16.
烟台威海沿海菲律宾蛤仔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7.
番茄幼苗根系总蛋白SDS-PAGE方法的优化
18.
外源甜菜碱对花叶络石及络石耐寒性的影响
19.
板栗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20.
地膜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21.
~(60)Co-γ射线辐照陆地棉花粉后对M_1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22.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23.
滴灌施硼对香蕉生长及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24.
重庆市彭水烤烟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时间变异特征分析
25.
北方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26.
玉米芯和羊粪混配基质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27.
干鲜两用型辣椒新品种皖椒18的选育·特征特性·栽培要点
28.
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29.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30.
贵州省紫珠属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与地理分布的研究
31.
HPLC法测定黄芩毛状根转化产物熊果苷的研究
32.
凯里地区天胡荽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33.
党参不同种质资源间多糖含量的差异
34.
川产道地药材三叶黄连HPLC指纹图谱研究
35.
鱼腥草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36.
金钮扣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37.
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测定
38.
铁皮石斛种子液体悬浮培养的研究
39.
不同产地金银花与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40.
白术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
41.
当归藤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42.
苦豆子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43.
中药萝藦中C21甾苷的含量测定
44.
陕西产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45.
HPLC法测定留兰香油中柠檬烯
46.
太白七药红毛七化学成分研究
4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研究
48.
罗勒子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49.
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50.
N、P、K配方施肥对1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51.
柳叶中黄酮醇苷元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52.
梵净山野生阳荷红色素成分研究
53.
不同产地百尾参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
54.
湖北麦冬叶片快繁体系的建立
55.
青果多酚超声波醇提工艺条件的研究
56.
桑葚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57.
甜茶中鞣花酸抗氧化作用研究
58.
微波辅助提取黎豆种皮黑色素
59.
微波辅助法提取构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60.
不同消解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的影响
61.
白藜芦醇的检测手段及药理作用
62.
厚朴叶多糖铁复合物中铁的含量测定
63.
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
64.
废弃茯苓栽培场人工调节栽培研究
65.
紫色洋葱和白色洋葱的核型比较分析
66.
津巴布韦引进烤烟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鉴定
67.
普洱市烤烟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措施
68.
2株放线菌对人参锈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69.
油菜素内酯对油菜中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残留的降解效果
70.
大庆地区螟蛾科昆虫多样性调查
71.
蚯蚓对多菌灵污染土壤回避行为的研究
72.
黏土基氮·磷·钾缓释肥的制备及其释放特征
73.
富里酸对As·Ni·Cd·Pb在土壤-玉米体内迁移的影响
74.
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发育机理
75.
不同施肥模式对日光温室菜地渗透水氮·磷流失及黄瓜品质的影响
76.
潼关县废弃金矿周围土壤重金属研究
77.
水杨酸对铅胁迫下潍县萝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8.
温度诱导对吉富罗非鱼雄性率的影响
79.
金龟累枝虫游泳体表膜下纤维系的研究
80.
半散养东北虎非繁殖期与发情交配期的行为时间分配
81.
赶黄草提取液与抗菌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82.
利用羊穿衣技术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研究
83.
内蒙古跳蝽科(半翅目)昆虫区系分析
84.
限饲对杜洛克生长、肉质参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85.
大菱鲆IDH-1基因型分析及其表型与生物学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86.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及其在动物皮肤毛囊中的应用
87.
欧拉羊胚肾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88.
贵州天保区6种森林类型不同时段土壤肥力状况及持水性能研究
89.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90.
巨紫荆优良新品系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91.
干旱胁迫对柔枝松幼苗耗水的影响
92.
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
93.
贵州施秉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林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94.
不同施肥处理对美国山核桃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95.
应用POE法对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96.
主要气象因子对马尾松产脂量的影响
97.
基于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理论研究
98.
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99.
小山风景区旅游定位与发展路径探讨
100.
休闲型“农家乐”盈利空间拓展探析
101.
基于AHP分析法的徽州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102.
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类型划分及保护对策探讨——以广西崇左市为例
103.
曹州牡丹园绿地规划探析
104.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新疆绿洲旅游环境管理模式研究
105.
四川院落民居景观特点及修护——安仁古镇的院落兴建
106.
山岳型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
107.
历史文脉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以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为例
108.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设计规划研究——以霸州市北关村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为例
109.
北京市郊低碳农家乐开发系统的构建
110.
河北省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
111.
保定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
112.
河南云台山村落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113.
基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114.
袁河流域水环境管理中控制单元的划分研究
115.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116.
常熟市沿江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研究
117.
顺序注射微量注样在线稀释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正磷酸盐
118.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119.
喀斯特区石桥小流域不同条件的坡面径流的产流特征分析
120.
青海省硒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121.
改性煤矸石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22.
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在重质气体扩散方面的研究综述
123.
广西某矿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124.
吉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125.
超声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多氯联苯残留
126.
淡水水生植物化感控藻的研究进展
127.
植物化感作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128.
淮河干流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129.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研究述评
130.
沼液安全利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
132.
大型水生植物对海洋卡盾藻生长的抑制效应
133.
柚子皮粉对含铬废水的吸附效果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134.
邢台市近57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135.
山东半岛北部090717特大暴雨分析
136.
1006号台风“狮子山”引发江淮暴雨的成因分析
137.
辽宁省本溪县近52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138.
EDTA调控下香根草对重金属铅胁迫的抗氧化酶特性
139.
近10年我国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进展概述
140.
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141.
利用富集因子分析郑州市近地层大气气溶胶中元素组成对环境的影响
142.
大豆7S与11S组分酶解物混合蛋白在猪肉肠中的应用研究
143.
休闲鸭肉软罐头生产新工艺研究
144.
六堡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研究
145.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测定驴奶粉中脂肪酸
146.
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考察
147.
Nisin和EDTA联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研究
148.
胡椒碱对豇豆的保鲜作用研究
149.
双碱配合提取啤酒厂剩余污泥蛋白质的研究
150.
软包装松口蘑护色技术的研究
151.
提取因素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152.
云南省普洱市民族食虫文化初探
153.
微波促进磺化炭催化合成月桂酸乙酯的研究
154.
青稞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155.
大曲中细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及其Biolog微生物系统分析鉴定
156.
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
157.
枣醋多酚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效应
158.
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研究
159.
蚕沙中叶绿素铜钠盐和果胶的提取工艺
160.
河北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战略途径研究
161.
农户小额信贷违约风险防范机制的博弈分析
162.
农产品滞销下政府干预的利弊研究
163.
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研究综述
164.
农民工就业权利保障中的难点及制度选择
165.
北京农业新功能的发展策略
166.
推进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167.
豫南丘陵山区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68.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主体关系问题研究
169.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化境遇
170.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河南省南街村发展模式研究
171.
取消农业税背景下的农村基层组织运作状况研究——基于对甘肃省秦安县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调查和走访
172.
昆明市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73.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174.
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
175.
城市化背景下农业人口流动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
176.
农业发展银行巩固和发展粮食收购主体信贷业务研究——切实防控准政策性贷款风险的思考
177.
基于SWOT分析的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178.
广西农村医疗救助发展现状与政策选择
179.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对策研究
180.
地方政府发展现代农业对策探讨
181.
农村纠纷的社会学思考——基于L村1起遗产纠纷事件的剖析
182.
荆州市农副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8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我国对摩洛哥2000~2010年茶叶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
184.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
185.
农业创意经济推进策略研究
186.
农产品物流系统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187.
循环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研究
188.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困境分析——基于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实地调查
189.
农业劳动者利益的增进研究
190.
基于SWOT分析的民族地区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
191.
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192.
村民自治中的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兼论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
19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国内研究概述
194.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性审视
195.
影响干旱区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因素分析——基于新疆3县812份问卷调查
196.
工业化进程中农户行为分化与动因分析
197.
基于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创新
198.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民族地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199.
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的分析
200.
动态参数控制的植物光自养微繁殖系统的架构与程序设计
201.
基于数字样机技术的苹果苗切根机设计
202.
烟草混丝加香前振动筛分机的技术改进设计与试验
203.
珠江口有居民海岛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204.
我国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205.
基于SPOT5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目视解译的探讨
206.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207.
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农民参与
208.
乡村旅游用地获取途径研究——基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视角
209.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研究
210.
土地资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211.
重庆市直辖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的主成分分析
212.
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213.
无线传感网应用于设施农业的节能方案研究
214.
基于遥感技术的分散式水源水质监测初探——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215.
基于分类法的甘南州藏药材信息检索构建
216.
基于GIS的冀北葡萄种植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217.
园艺植物专家系统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218.
温室环境控制模型及决策的研究
219.
数据挖掘在茶叶鉴定中的应用
220.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21.
植物生理学课程探究性实验考评体系改革初探
222.
植物病理学方向研究生教学改革与探索
223.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构建
224.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25.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
226.
多元化现代生物学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227.
北宋水碾硙业中的官私博弈
228.
一类带移民输入的传染病动力学行为分析
229.
乡村精英与国家强权的博弈及其思考——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宛西为例
230.
走西口对河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231.
农村“五风”问题史料剖析
232.
农业文明与几种伪爱国主义的关系研究
233.
明代川茶外销研究
234.
《大豆科学》性质及学科分类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