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10年第13期
1.
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自引与互引情况分析
2.
基于灰色关联度/遗传算法的农产品产量品质最优化生产模型研究
3.
用GM(1.1)模型制作濮阳市小麦灌浆·成熟期明显降水过程预报
4.
氯化钙对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生产乙醇的影响
5.
不同培养基质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洋葱幼苗的侵染动态
6.
1株氟氯氰菊酯降解菌GZ-3的分离和鉴定
7.
棒曲霉Asp-195v产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8.
长片段非编码RNA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9.
酰腙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0.
植物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系统
11.
青海地区白刺叶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12.
WRKY耐逆研究进展
13.
一种适宜拟南芥PCR检测的DNA提取方法
14.
银杏GGPPS转运肽与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T_(1083)替换NtKRP尾部BD融合载体pGBKT7-Ts的构建
16.
人参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17.
银杏HDR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8.
甘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19.
水稻大粒种质淀粉积累特性研究
20.
北方民用猪舍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
21.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喷洒参数优化算法
22.
转基因大豆MON89788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
23.
“自身模板引物”PCR法构建蟋蟀神经肽Grb-AST_7基因串联体
24.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的比较研究
25.
生物培肥剂培肥秧床对机插水稻秧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26.
秦巴山区桑——菜种植综合模式探讨
27.
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28.
板栗种子发育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与积累水平
29.
N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旱直播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30.
白三叶叶片荧光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31.
吉林省野生蔷薇科植物类群阶元归属的生物统计学研究
32.
藏药点地梅属药学研究进展
33.
番泻叶不同提取部位促胃肠动力作用研究
34.
生物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烤烟生长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35.
杜仲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36.
补血草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
3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38.
不同饼粕组合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9.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B2L基因片段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40.
盘旋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的描述
41.
安庆地区野生鲫鱼的个体生殖力研究
42.
吉林梅花鹿IGF-I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43.
青霉素菌渣残留降解物的蓄积毒性研究
44.
凡纳滨对虾三个亲本及其子代群体的SSR分析
45.
南昌大学周边鸟类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46.
河北省承德市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47.
木霉菌对杂交水稻生长影响差异的研究
48.
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49.
化学杀雄剂SX-1对重庆地区油菜的杀雄效果研究
5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鞭角华扁叶蜂有虫面积的预测预报
51.
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2.
论清代中期松花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3.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研究进展
54.
GPS-PW资料在川西暴雨中的应用研究
55.
高纬地区6月罕见低温阴雨成因分析
56.
江西省农业旱情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57.
安徽省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
58.
2009年6月黑龙江省低温阴雨天气成因初步分析
59.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和钦北区沉水植物分布与多样性研究
60.
可见光响应氮杂化TiO_2-N薄膜对水源水体的杀菌作用
61.
微生物对污水的生物处理作用
62.
南昌市大气硫沉降的空间变化和来源
63.
基于GIS的玉米估产模型研究——以陕西省周至县为例
64.
汕头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5.
银川市土地利用时序动态变化研究
66.
黄河故道区域生态规划研究——以商丘市为例
67.
烟草坏死病毒完整基因组的统计特征与聚类
68.
柿炭疽病鉴别与防治
69.
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例
70.
拟南芥莲座叶芥子油苷对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的响应
71.
外源一氧化氮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
72.
保墒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地土壤水分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73.
“丝绸之路”东段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
74.
溶磷菌在高磷铁矿石除磷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75.
扬子地台陡山沱期真核生物爆发事件研究
76.
喜旱莲子草对重金属元素的耐性试验研究
77.
云南蒙自石榴园土壤养分及其在根区的分布状况
78.
浙江天童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群落对比研究
79.
外来种加拿大蓬及其伴生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比较
80.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81.
江西省修河源湿地公园湿地植物区系及群落初探
82.
典型黑土水分物理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研究
83.
土壤盐渍化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84.
基于GIS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85.
宜农荒草地土地开发整理经济效益研究——以云南省宾川县为例
86.
“直过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为例
87.
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宅基地不合理利用的成因分析——基于河北省涿州市的调查研究
88.
缺水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定量评价
89.
基于TM数据的青海湖北岸景观特征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90.
新农村建设村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91.
洗衣粉对泥鳅血清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92.
武汉市售典型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现状分析
93.
Cr~(6+)胁迫培养对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94.
模拟季节条件及N·P营养盐对冠盘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95.
应用生物技术构建可持续微藻生物质能源生产体系
96.
秸秆粪便生物水解好氧堆肥处理研究及应用
97.
曲靖市供需水量预测研究
98.
EM菌对养虾池水质的作用效果
99.
液态茶饮料加工技术现状及展望
100.
干青豆罐头加工工艺研究
101.
壳聚糖在农作物产品保鲜及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102.
吉林省农用地利用等别划分方法研究
103.
绿色木霉降解稻草秸杆产葡萄糖工艺优化研究
104.
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波提取大豆豆荚黄酮的工艺研究
105.
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特性研究
106.
大孔树脂对沙枣鞣质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研究
107.
尼克酸对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影响
108.
紫甘薯花青素苷对老龄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109.
IPPO催化氧化EGCG的催化特性研究
110.
昆明实心竹叶多糖的微波提取及纯化研究
111.
竹醋液抑菌活性及对杀菌剂的增效作用
112.
HPLC法测定广西甜茶中水解型鞣花鞣质的含量
113.
微波辅助萃取-HPLC/MS测定川木通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114.
国内果胶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15.
淀粉生产线浓度BP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116.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农业机械装配序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117.
一种农业温室智能温控仪的设计
118.
循环床式生物质内热热解装置研究
119.
谷物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20.
管板式烘丝机工艺参数对叶丝物理特性的影响
121.
幸福指数导向的旅游度假区管理
122.
基于绩效棱柱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部旅游地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云南丽江为例
123.
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24.
广东省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125.
鄂西“旅游扶贫”发展战略
126.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馒头挥发性物质
127.
雪梨干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128.
山东熊耳山旅游地顾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129.
川西贡嘎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
130.
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31.
气象灾害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132.
生态旅游:乌蒙山区生态修复与脱贫发展新思路
133.
基于酒文化的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134.
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135.
新农村建设中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136.
从项目查新统计看海南省农业科研现状
137.
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138.
农户参与小额联保贷款的进化博弈分析
139.
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内部因素分析
140.
河南省农资价格与农民收入的VAR模型分析
141.
一种多层次供应商管理网络的构建及应用——以某乳品加工企业为例
142.
云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143.
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对策探索
144.
基于离散型地域结构的乡村公共设施配置研究
14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146.
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147.
农民专业协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路径研究
148.
“新村建设”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及建设新农村的实施建议——以山东省某乡镇某村为例
149.
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的系统性思考
150.
对同城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51.
广东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
152.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
153.
大庆园林植物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154.
河北省林下经济产业规划布局研究
155.
华山松小枝的耐火性模型研建
156.
广东松球果与种子形态解剖特征
157.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
158.
浅谈屋顶花园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159.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本土化景观的表达
160.
水文化传承在都江堰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体现
161.
上海乡村旅游景区植物应用调查
162.
生态·文化·山水·活力校园的体现——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环境绿地规划为例
163.
高等院校校园景观特色化分析
164.
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探析——以杨凌水运公园为例
165.
桂林市桂花博览园植物造景特色
166.
河南杨磊镇渔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167.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文化
168.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
169.
中国传统美学与城市景观设计思考
170.
从育人角度谈校园景观设计
171.
徽文化对徽州园林植物景观的影响
172.
多功能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海南南药园园林生态功能规划为例
173.
广西小城镇整体风貌设计的探讨
174.
居住区环境营造中生态与文化的融合——以南宁市都市桃花源A组团景观设计为例
175.
粗死木质残体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176.
利用HPLC建立油菜蜂花粉指纹图谱
177.
一株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78.
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组织管理探析——以黄河风景名胜区一线绿化种植施工管理为例
179.
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藤本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180.
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利用指标体系初探
18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葡萄园监测系统设计
182.
基于GML和SVG的自然保护区WebGIS研究
183.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与GIS的农业空间数据提取研究
18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性职业教育创新
185.
基于灰色动态GM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的丽江旅游前景预测
186.
构建“数字家园”关键技术探讨
187.
农村图书馆检索系统研究
188.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量不确定度
189.
“3S”技术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90.
北京湿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191.
Quest3D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现
192.
1927年苏联的粮食收购危机及其成因
193.
论秦国“垄断”地主阶级对其农业的促进作用
194.
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
195.
山东省农业机械需求与政府供给的对比分析
196.
土地评价中关联规则与C4.5规则的应用比较
197.
生殖隔离形成机理的杂合子低适合度分化模型
198.
栝楼的RAPD-PCR体系建立与优化
199.
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褐变与还原糖含量变化关系
200.
东塘水库水域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研究
201.
刺山柑籽油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202.
4种真菌粗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203.
大葱籽黑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204.
广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5.
甲胺磷生物降解机理及其降解酶的生物合成技术
206.
浦江县作物养分投入的合理性分析
207.
毒蕈毒素及其应用
208.
棉籽糖药学研究现状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