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10年第07期
1.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2007年主要引证指标和网络传播情况分析
2.
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木耳中的铜和铁
3.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土壤含水量传感器标定方法
4.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5.
甲磺酸加替沙星-Al(Ⅲ)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6.
N,N-二异丙基乙胺合成方法的研究
7.
叶卷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8.
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及其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9.
产耐热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10.
小麦TP突变体幼苗在光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
11.
1株产絮凝剂的棉生枝孢菌株的筛选及絮凝效果研究
12.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玉米幼胚诱导胚性愈伤的研究
13.
番茄下胚轴和子叶离体诱导成株的激素调控
14.
仙客来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5.
灭多威对离体培养MDEC-07114细胞的抑制作用
16.
C27甾体皂苷的结构解析
17.
铁矿尾矿放线菌分离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18.
Hepcidin的研究进展
19.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绿蝇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20.
梭罗草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21.
新疆泥火山中度嗜盐菌WS1的16S rDNA分析
22.
磁铁矿尾矿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
23.
早稻结实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4.
柱花草间接再生体系的研究
25.
冬水田杂交中稻川江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
26.
不同节水施肥处理对国审富麦200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7.
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28.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品种京科25述评
29.
高产·优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浚单22述评
30.
多效唑对夏栽青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1.
阿特拉津和汞胁迫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32.
四川省茶渍褐梅衣属地衣鉴定
33.
红小豆品种资源叶形指数与百粒重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34.
石斛属植物一种新型种苗快繁途径——种子自然繁殖方法学探讨
35.
宜兴百合叶片与鳞茎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36.
百合属植物资源的分布·利用价值及其开发前景展望
37.
锰尾矿对萝卜营养效应的研究
38.
武汉天子山乡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对策
39.
壶瓶碎米荠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
40.
芒萁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薄层层析分析
41.
不同类群植物叶片SPAD值的比较
42.
不同光强下大青山几种树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
43.
施用发酵油枯对烟草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4.
国内外不同卷烟中主要多酚含量的变异分析
45.
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1994~2006年的统计数据
46.
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褐变与芸香苷含量变化关系
4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卷烟烟气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48.
HM发酵技术生产烟用有机肥的应用研究
49.
河西走廊东部大雾气候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50.
茶叶中铜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51.
增糖增产剂对糖能型甘蔗品种产量和糖分的影响
52.
Na_2SeO_3对宁夏枸杞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53.
石榴皮提取物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54.
不同来源药用菊花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
55.
青藏高原东缘乌头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56.
新疆骆驼蓬种子特征·萌发条件及耐盐耐旱特性研究
57.
桂糖00/122和粤糖91/976等几个新亲本及其组合的应用研究
58.
陕西祖师麻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59.
CFL2特异性siRNA的设计与筛选及其在C2C12细胞中的定位
60.
亚洲百合花器官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61.
秦皇岛市园林发展与特色研究
62.
典型性生态村规划研究——以天湖村整建规划为例
63.
藏药湿生扁蕾的研究进展
64.
霍山石斛杂交种与亲本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65.
青海绵羊血钾型与血液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66.
秦岭地区菜粉蝶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分化研究
67.
广西玉林市东郊区蛾类多样性调查
68.
大蒜氧化物对山羊瘤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69.
绵山天幕毛虫求偶和交配行为研究
70.
延边黄牛CAPN3基因多态性与氨基酸含量关系研究
71.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72.
体外定向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73.
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
74.
中华微蛾(Sinopticula sinica Yang)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75.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玉米秸秆捆包青贮饲料的品质测定研究
76.
鸟类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进展
77.
安龙仙鹤坪斑腿泛树蛙的形态特征研究
78.
中华大蟾蜍的食性研究
79.
盐度波动和中草药制剂对脊尾白虾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8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现状
81.
马铃薯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
82.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草莓中残留的克百威
83.
气温对茶小绿叶蝉发生的影响及预测
84.
烟煤病研究进展
85.
紫茎泽兰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研究
86.
基于多智能体的森林病虫害蔓延模拟研究
87.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88.
驱绦虫新兽药——氢溴酸槟榔碱的安全性研究
89.
H_3PW_(12)O_(40)/Al_2O_3在制备农药中间体丙烯醛反应中的性能评价研究
90.
5.5%功夫菊酯·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配方研究
91.
不同药物对温氏附红细胞体体外杀灭效果研究
92.
HPLC测定猪肉食品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
93.
原料乳嗜冷菌的分离筛选及高产脂肪酶嗜冷菌株的确定
94.
1981~2006年固原市榆树自然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5.
天生桥一级水库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96.
北方春季塑料大棚小气候月变化分析
97.
宁夏固原站大气干湿沉降变化初探
98.
辽宁省近48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99.
近52年宝鸡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00.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气温的区域变化
101.
彩色区域降雨量图的自动绘制与面雨量评估研究
102.
东北地区夏季风强度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103.
山东省太阳辐射及其光热生产潜力评估
104.
使用网络遥控渔船机械手的系统研究
105.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的尺度转换问题
106.
紫外辐射增强对大豆-土壤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理初探
107.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利用的可拓分析
108.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现状
109.
黄果树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110.
辽宁农田土壤全量养分空间分布
111.
夹砂层土壤入渗过程水盐运动规律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112.
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试验研究
113.
松华坝水源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的输出规律研究
11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
115.
兔粪高温堆肥的控制参数及发酵机制研究
116.
利用数码照片估算灌木地上生物量的研究
117.
本溪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在气候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118.
土壤温度和湿度方程差分格式的构造及其数值求解研究
119.
甘肃罕见区域性冰雹成因诊断
120.
沈阳市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121.
0907号热带风暴“天鹅”灾害评估及农业生产应对措施
122.
苏北缺水地区国控断面水质超标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123.
冬小麦生育期间MODIS多时相NDVI特征分析及其在地物识别上的应用
124.
利用中低分辨率DEM提取坡耕地坡度信息的误差分析
125.
基于Kriging空间分析法的农用地定级指数模型研究
126.
广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与生态保护对策
127.
苏丹Ⅲ在有机溶剂中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128.
萍乡武功山地质地貌与水旱灾害国土安全研究
129.
吉林二龙湖地区秋季鸟类资源多样性研究
130.
滨海盐碱地改土造林技术研究
131.
贺兰山植被类型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
132.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薯燃料乙醇循环产业分析
133.
钦江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34.
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
135.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山东省为例
13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137.
基于主成分投影模型的西北农村生态校园经济效益评价及应用
138.
山东省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
139.
铜和镉对金鱼藻的毒性影响研究
140.
北方典型农居环境空气中颗粒态汞的污染特征
14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优化研究——以辽河流域上游铁岭段为例
142.
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
143.
津郊污灌区土壤及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144.
改性沸石净化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145.
桃李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146.
5个苹果品种果实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147.
板蓝根泡腾片固体饮料的研制
148.
三七保健饮料的研制
149.
江西省农业专家系统的构建及数据库模式层的改进
150.
宜黄地区TM影像的毛竹提取模型研究
151.
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煤塌陷区时空演变研究
152.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农用车传动系齿轮故障诊断研究
153.
2007~2008年大连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54.
双层连体密集式烤房群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155.
基于GIS的农产品物流平台研究
156.
农业地质及其与名特优农产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57.
油烟连作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158.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159.
农民专业合作社失灵的现象分析
160.
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法律规制研究
161.
集体林权改革中的法律冲突与制度完善
162.
我国农药制造业空间集聚现象的实证研究
163.
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探讨——以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刘各庄村为例
164.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陕西佳县为例
165.
县域农村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重庆永川区为例
166.
公权力主导下农地合理利用中的农民地权保护
167.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168.
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协整分析
169.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困境与对策——以湖南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为例
170.
宁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变化分析——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171.
现代农业与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模式选择
172.
贵州省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路线
173.
不同生境中苦槠叶片取食率·损失率及单宁含量变化关系
174.
我国森林采伐剩余物利用研究
175.
农业观光园植物配置中存在问题探析
176.
云南省个旧市硔湖公园设计研究
177.
2007~2008年北京郊野公园建设实践与分析
178.
新农村建设住宅结构体系
179.
观果树种在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80.
基于ArcGIS技术的DEM数据的龙河流域特征提取
181.
普洱市城市绿地植物景观风貌分析及植物规划
182.
SWH信号通路生长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183.
河南淮阳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184.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
185.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186.
高职《园林树木学》精品课建设探析
187.
基于PDA的农产品市场数据采集系统
188.
基于ARM·GPS和GPRS的农田信息查询终端的实现
189.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噪声图像复原
190.
推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例
191.
基于B/S模式的农家书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192.
抚顺市农作物品种种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93.
试论两汉时期淮泗流域的农业经济
194.
历史学视角下的生态学
195.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196.
基于环境伦理本土化的原生态适度园林设计
197.
喀斯特洼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坡面径流和土壤流失动态
198.
一个基于视场的AIRS云检测方案
199.
上海市昱星家园经济适用房外部景观设计初探
200.
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以天津农学院为例
201.
层次分析法在环境污染防治规划中的应用
202.
环境法视野下的中国水权制度演变研究
203.
鸡γ-干扰素与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原表位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