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10年第02期
1.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例
2.
亲缘分组资料的遗传参数估计新方法
3.
模糊决策在市花候选品种确定中的应用
4.
未确知数学在蔬菜品种选择中的应用
5.
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对马铃薯生长及抗软腐病能力的影响
6.
西兰苔籽中异硫氰酸盐鉴定及诱导OVCAR-3细胞凋亡研究
7.
用Penman-Monteith方法与Penman修正算法计算参照作物腾发量的比较
8.
紫外诱变选育高效降酚菌及其降酚性能研究
9.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芝麻油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10.
有机溶剂耐受性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11.
复合诱变选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12.
耐酒精木糖酒精发酵菌种的诱变选育研究
13.
宁夏产枸杞根际固氮菌分离筛选研究
14.
我国被征地拆迁居民满意度调查——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15.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和发展
16.
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在微纤丝角测定中的应用
17.
幼苗期小麦热激蛋白的诱导研究
18.
植物病原真菌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9.
一种适用于PCR的土壤微生物DNA的提取方法
20.
正交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
21.
河川沙塘鳢的ISSR分析
22.
钙结合蛋白d28k基因在鸡子宫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23.
珠颈斑鸠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和分子进化分析
24.
植物开花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25.
国内外芍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26.
不同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7.
重金属铅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8.
梨的试管微嫁接技术研究
29.
流苏石斛组织培养体系研究
30.
罗汉果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31.
西瓜花粉直感效应对其果实的影响
32.
山梨酸钾在红豆杉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33.
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34.
水稻生育前中期几个株型指标的动态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35.
β-氨基丁酸增强水稻幼苗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36.
三熟制高产晚稻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推荐施肥研究
37.
盐胁迫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品质研究
38.
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39.
淮北小麦生育期间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研究
40.
小麦粒位效应研究进展
41.
杂交油菜品种及其亲本品质特性研究
42.
德油8号油菜氮磷钾肥效与推荐施肥量研究
43.
鄂东油菜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44.
激素对蒺藜状苜蓿种子休眠的破除
45.
旱地土壤耕作生态对木薯生长及环境的影响
46.
大豆对镉的累积特性及形态研究
47.
花生杂种F_1代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48.
镉氮交互作用对苋菜生长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49.
几种肥料在秋茄胚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应用
50.
不同生理时期平菇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51.
蒙古扁桃水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52.
石蒜属化学成分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3.
克服弱光寡照障碍的技术研究
54.
苹果冬剪留枝量及树冠结构的调查
55.
插穗特性对蓝莓硬枝扦插成活的影响
56.
龙眼寒冻害研究进展
5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络石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58.
不同消毒剂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
59.
异叶天南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60.
满江红对Ce~(3+)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反应研究
61.
聊城大学几种常见木本植物开花物候观测研究
62.
山东省野生木本攀援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63.
安徽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下)
64.
山茶属主要物种抗寒性综述
65.
2种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66.
烟草中水溶性糖的分析方法研究
67.
不同桑树品种品质及其对蚕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8.
棉花“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69.
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进展
70.
麦冬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研究
71.
繁缕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72.
甘草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73.
不同土壤环境下种植的人参皂苷含量的比较分析
74.
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
75.
黄羽鹌鹑产蛋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76.
应用Ovsynch技术促进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的研究
77.
饲粮碘添加量与家兔肌肉·肝脏中碘蓄积量的相关性探讨
78.
代森锰原药的致突变性试验研究
79.
安徽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分析及其提取工艺优化
80.
贵州省2个缓步动物新记录种记述
81.
茧丝脱胶剂的筛选
82.
长丝鲈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83.
重金属铅对鲫鱼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84.
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85.
不同饲料组分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SOD和糖原的影响
86.
水蕹菜植生型混凝土对克氏原螯虾养殖污水除磷效果的研究
87.
9种因子对牛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88.
白腐真菌处理木粉鸡粪混合物效果的研究
89.
黄连潜叶蝇危害情况调查报告
90.
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杀蚜虫活性的研究
91.
木霉菌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92.
吡虫啉农药不同浓度和施用时间对枸杞多糖的影响研究
93.
海洋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94.
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益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95.
国内主要产粮地区灾害天气的天气分型
96.
新安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97.
2008年沈阳春季透雨过程特征分析
98.
大连地区近46年暴雨统计分析
99.
东北雨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变化特征
100.
湖南省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类型划分
101.
多普勒雷达资料在沿海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02.
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探讨
103.
人工增雨对辽宁降水及气温的影响分析
104.
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在喀斯特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贵州省开阳县为例
105.
云南省产业转型的环境效应分析
106.
水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研究
107.
Excel函数在农业气象测墒工作中的巧用
108.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109.
成都平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子分析——以邛崃市为例
110.
吉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及调控政策研究
111.
典型铅锌矿区土壤-农作物体系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分析
112.
云浮硫铁矿区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113.
土壤中噻苯隆和敌草隆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测定方法
114.
地下水中碱度测定方法研究
115.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的工艺设计
116.
升温过程干法半干法脱硫灰中硫酸盐的稳定性研究
117.
铜陵铜尾矿废弃地中氧化铁研究
118.
海绵铁预处理垃圾渗沥液的研究
119.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的装填密度研究
120.
生物质燃气中焦油的催化转化脱除研究
121.
强电离放电降解甲醛的研究
122.
常德市外来物种三叶鬼针草的形态建成与危害研究
123.
农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暴露研究进展
124.
京杭运河对沿线城市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淮安为例
125.
梵净山茶区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126.
内蒙古鄂托克旗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127.
长期施用畜禽粪便稻田土壤氮素养分的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128.
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分布特征与相关因子研究
129.
热空气处理对白沙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
130.
V_C与茶多酚对自然发酵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131.
低温真空干燥浒苔等温吸湿曲线研究
132.
黑曲霉乳糖酶固定化前后酶学性质比较研究
133.
虾青素果汁饮料的研究
134.
东北红豆杉抗炎作用研究
135.
湿法粉碎制备荞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136.
虾废弃物中蛋白质的资源化利用
137.
砖茶氟浸出的试验研究
138.
精准农业智能决策技术体系探讨
139.
卧式旋耕机耕作重叠量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140.
农田土地平整测量的新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141.
土地整理工程研究进展
142.
基于耕地质量提高的土壤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143.
基于熵值法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
144.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的研究进展
145.
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桑蚕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146.
农产品品牌构建及其途径——以浙江茶产业为例
147.
重庆山地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
148.
农地征收与耕地保护研究
149.
农民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150.
《农业协定》例外条款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151.
不同遮光处理对白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52.
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
153.
桉树人工林混农系统中桉树生长性状研究
154.
不同立地条件对营造梭梭林的影响
155.
徐州农田林网杨树生长特性及经营现状分析
156.
从人性化角度浅谈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园林植物
157.
湿地公园的设计与恢复探讨——以昆明市五甲塘湿地公园建设为例
158.
巴蜀传统古城镇景观保护措施的研究
159.
中低产田改造规划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160.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经营研究
161.
城市拟建设用地的生态规划研究——以贵阳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为例
162.
北京十三陵林场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研究
163.
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方法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164.
居住小区宅旁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165.
青海湖流域草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166.
福宝山水库景观规划设计
167.
银川地区新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以银川市西夏区华西村农民住宅为例
168.
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调查与分析
169.
小城镇居住区环境的生态补偿设计研讨
170.
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现状评价与保护对策
171.
北京市周边度假接待设施开发模式演变分析
172.
“野游地”在构架山东省地方“逍遥游”中的价值研究
173.
高等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174.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数据库的建立
175.
陕西省构建与城市无缝衔接的农业知识服务模式探讨
176.
农业种植区数值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177.
基于ArcSDE的版本管理和版本合并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178.
中国农业古籍辑佚考略
179.
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辽宁省绥中县为例
180.
海南省典型区域土壤石油污染调查研究
181.
黄河某水库塌岸预测研究
182.
基于细胞神经网络的卫星影像锐化处理
183.
西南丘陵区农民生计多样性研究
184.
河北省渔业增长实证研究
185.
陈果夫的农业思想探析
186.
近现代古农书整理及价值探析
187.
农业古籍辨伪述略
188.
清前期苏北地区的水利与饥荒
189.
中国古代农业数学问题研究
190.
连云港海域海英菜铅含量的测定
191.
不同水控条件对不同基因型烤烟苗期生化特性的影响
192.
巢湖周围池塘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空间差异
193.
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
194.
潮汕地区产两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
195.
农民集中居住区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96.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97.
马Mu阿片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的PCRSSCP分析
198.
膜上灌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全生育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199.
《左传》生态环境思想解读
200.
四川丘陵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防眩植株高度的研究
201.
丁香杂交育种研究
202.
基于VES模型的湖北英山茶叶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