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10年第01期
1.
紫杉醇对G2/M期A549细胞4EBP1分子磷酸化的影响
2.
38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学科网络传播情况分析
3.
免疫八肽HPLC分析方法研究
4.
反丁烯二酸-6-L-抗坏血酸甲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5.
不同保存方法对重组大肠杆菌菌株活性的影响
6.
一株沙雷氏菌红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7.
几株微生物产絮凝活性比较及培养条件优化
8.
降解苯酚微生物的分离研究
9.
秸秆自然降解过程中优势菌群的筛选
10.
黄河南徙对徐淮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一株钾长石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
12.
木质素吸附剂的制备·应用及吸附影响因素
13.
天花粉蛋白的纯化技术进展及其药理概况
14.
硒元素的植物生理作用及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15.
锌的消化吸收机制研究进展
16.
耐重金属细菌与土壤胶体体系吸附Cu~(2+)、Cd~(2+)的红外光谱研究
17.
植物RNA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18.
果实糖分积累研究进展
19.
茯苓硫酸酯化多糖的制备及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0.
磷酸化壳寡糖制备工艺研究
21.
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
22.
欧洲花楸茎段植株再生繁育技术
23.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影响因素的研究
2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苔藓植物中的应用
25.
农杆菌介导草地早熟禾转化条件的优化
26.
泰山赤鳞鱼苹果酸酶同工酶表型差异的研究
27.
种子特异启动子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28.
腊梅花水通道蛋白CpTIP基因甘露糖筛选体系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9.
枸杞干果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30.
Pb~(2+)·Hg~(2+)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及中微量元素对Hg~(2+)的拮抗解毒效应
31.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32.
“循化红”线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33.
近40年桂林市雷暴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34.
新疆小家鼠控制区序列分析
35.
赤眼鳟线粒体NADH脱氢酶6基因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36.
东北荷包猪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联分析
37.
有机酸·EDTA对镉污染土壤上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8.
播期对水稻粒位间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39.
水分含量对近红外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0.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灌区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41.
室内盆栽法筛选魔芋抗软腐病品种
42.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种间杂种F_1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43.
吉林省东部高寒区不同播期及不同播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44.
河北省小豆种质资源初选核心种质构建
45.
Fe·Zn对上海青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46.
盐胁迫对3种蔬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7.
基材物理性质对白腐真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8.
等离子体处理次数对香瓜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49.
甜杨桃不同结果部位及不同开张角度的一二年生枝条对开花的影响
50.
赤霉酸涂抹剂对黄金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白车轴草不同花期挥发性成分研究
52.
4种球根盆花的生育特性·植物学性状及花期调控研究
53.
兰花香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54.
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动态分析
55.
湿润冷冻层化处理和干热处理对柳枝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56.
互花米草成熟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研究
57.
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58.
重金属离子(Cu~(2+))胁迫对菹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59.
多效唑对粤选系列匍匐翦股颖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60.
梯田坝坡条桑养蚕布局与合理用叶的试验研究
61.
不同产地片烟的最佳醇化期及适宜贮存时间研究
62.
烟叶气调剂不同氧气浓度的防霉杀虫及醇化效果
63.
贵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关系研究
64.
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处理研究
65.
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
66.
石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67.
环草石斛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其生理效应
68.
12种黔产中药中金属含量测定
69.
尾矿定居对无性系植物白茅生理特性的影响
70.
黄褐毛忍冬根系性状调查与解剖结构研究
71.
不同稀释液对猪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
72.
卵母细胞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本的制作
73.
绵羊痘病毒研究综述
74.
急性热应激小鼠模型实验装置的改进
75.
凡纳滨对虾体重校正系数研究
76.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条件下胚胎发育时间序列
77.
Cd~(2+)对中国蛤蜊的急性毒性及SOD活性的影响
78.
塔里木河上游水域淡水螺种类调查
79.
BP神经网络在水稻病虫害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80.
辽西油松毛虫虫害的TM影像监测技术
81.
生物体中位点2切割蛋白酶在致病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82.
苜蓿霜霉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83.
恩施市松材线虫病扩散规律研究
84.
小杆线虫Rhabditis(Oscheius)sp.生物学特性测定
85.
2005~2008年武汉市稻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86.
我国松突圆蚧的防治研究进展
87.
板栗桃蛀螟有机防治技术研究
88.
噻氟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研究
89.
牛蒡长管蚜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90.
蜡样芽孢杆菌CMCC63305的促生·抑菌及杀虫作用研究
91.
盘锦作物生长季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92.
福州地区太阳辐射特征及日总辐射计算模型
93.
东北三省玉米初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
94.
华南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分析与诊断
95.
安徽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上)
96.
一种基于osCommerce的农业商务网站开发新方法
97.
基于MSChart控件的动态综合水文GIS专题图的生成
98.
生物净化槽中除磷菌的筛选鉴定与工艺优化
99.
2009年春辽宁省久旱降水过程增雨作业分析
100.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天气气候的关系
101.
2007年辽宁省极端降雪事件平均再现间隔估算
102.
丽水东西岩景区与市区夏季气温对比分析
103.
井冈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研究
104.
惠州大亚湾芒州岛植被调查研究
105.
平塘县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06.
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原土壤性质的影响
107.
某体温计厂附近土壤汞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08.
土壤有机质形态对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TCE)的吸附影响研究
109.
林下参根区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110.
东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破坏耕地生产力评价研究
111.
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
11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以湖南省韶山市为例
113.
石河子灰漠土硼素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114.
基于国标法的水质分析中无氨水的替代用水研究
115.
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测定研究
116.
安徽省城镇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与分析
117.
农村地区河流污染状况分析——以清远佛冈潖江某支流为例
118.
巢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与环境管理对策
119.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垃圾处理处置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
120.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生态恢复
121.
过程温度调节对罗非鱼冻干能耗及复水率的影响
122.
阳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乳糖酶的研究
123.
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研究
124.
发酵型青梅果酒的研制
125.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6.
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大豆多肽的研究
127.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128.
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和多糖提取研究
129.
发芽蚕豆β-淀粉酶的提取研究
130.
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提取分离研究
131.
酶解法提取竹笋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
132.
香樟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133.
无患子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134.
钩藤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135.
响应曲面法优化西兰苔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
136.
超声波辅助浸提浒苔水溶性物质的工艺条件优化
137.
单片机模糊控制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138.
基于PIC16F877A的温室模糊温湿控制器研究
139.
基于高频电容的谷物水分测量技术研究
140.
图论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
141.
合肥市小麦产量预报业务化运行模式的建立
142.
安徽省分县小麦产量保险费率分析
143.
基于联合运输的棉花物流运输路径选择研究
144.
基于有效需求视角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研究
145.
我国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146.
武汉城市圈农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
147.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北京市为例
148.
关于经济薄弱村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探讨——以江苏省委驻涟水县为例
149.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培育
150.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及影响因素
151.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关系研究
152.
玛曲草场单户与联户经营的比较制度分析
153.
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154.
猪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多态性研究
155.
皖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56.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
157.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信息化系统研究
158.
小麦良种补贴效果分析——以2007~2008年江苏和安徽省中标品种为例
159.
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分析
160.
西南喀斯特地区构树苗木生长发育规律
161.
信息化视野下的“传媒协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162.
乌江流域农业水权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163.
从体验角度看黑色旅游及其发展探讨
164.
南方红豆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165.
天津蓟县黄土梁子防护林体系植被结构研究
166.
信阳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7.
武汉市江夏区107国道沿线生态家园建设的探讨
168.
安徽马鞍山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
169.
庐山居民下迁后牯岭街地区更新改造研究
170.
铁路景观的构成与景观因子初探
171.
惠州东江花园小区景观设计
172.
句容市白兔镇农业生态采摘园规划设计
173.
乌金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
174.
重庆文理学院红河校区室外运动场地设计
175.
淮南市十涧湖中汞污染现状研究
176.
天津市野生植物园林观赏利用研究
177.
石家庄市冬季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178.
太湖源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
179.
高等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180.
陕北农村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探讨
181.
农科学生英语课堂上的母语依赖分析
182.
农科高校生物学博士学位论文纵向比较研究分析
183.
陕西淳化县人工林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184.
基于模糊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水库径流预报
185.
基于Java技术的在线农业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6.
针对复杂地形的遥感干旱监测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87.
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188.
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
189.
牛阴离子交换蛋白1和生电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蛋白亲水结构域的克隆·表达和纯化
190.
不同添加剂对玉米秸秆打捆青贮品质的影响
191.
人工老化对扁蓿豆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192.
加洲鲈与罗非鱼群体的RAPD分析
193.
超声波/稀H_2SO_4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194.
中国食用昆虫记录
195.
长白山区野生宽叶杜香镇咳祛痰作用的研究
196.
高光谱遥感在精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97.
宁夏枸杞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98.
青海不同产区大黄的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
199.
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植物病虫害预警模型的构建
200.
SPSS软件在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的应用
201.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压力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
202.
一种改善普通数码相机对微小花果拍摄功能的方法
203.
珠海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