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9年第32期
1.
我国20个省级农业科学期刊在网络环境下的国内读者地域分布分析
2.
概率测度方法在农业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3.
多糖水解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4.
花瓣Fibonacci数的生存函数研究
5.
黄芩素的制备及抗糖尿病研究概况
6.
姜黄中姜黄素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7.
微波辅助提取印楝salannin的研究
8.
KGM/XG复合凝胶的降解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9.
假单胞菌属四氯化碳降解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10.
低温污水处理器中耐冷菌脱氢酶活性分析
11.
马齿苋营养成分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蚕用异噻唑啉酮溶液含量
13.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研究
14.
加标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大蒜中微量氟的研究
15.
量子点增强铁(Ⅲ)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铁
16.
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研究
17.
H_6P_2W_(18)O_(62)·nH_2O/ZrO_2催化合成乙酸辛酯
18.
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9.
对三氟甲基苯酚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20.
原生态丹寨硒米中Zn·Cr含量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21.
植物根系抗拉试验研究
22.
用扫描电镜观察不镀导电膜对大肠杆菌损伤和图像的影响
23.
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秤锤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
24.
红肉苹果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25.
潜山生姜脱毒种姜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26.
朝鲜牛尿黑酸酶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7.
多花胡枝子再生体系初探
28.
文冠果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
29.
不同基因型对木薯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30.
巴西橡胶树离体茎段培养研究
31.
瑞昌山药组培快繁研究
32.
楸树组培与快繁技术初探
33.
牛心朴子生物碱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4.
蟾蜍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利用价值探析
35.
芒果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36.
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7.
杏鲍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38.
水稻寡肽转运基因OsPTR1~10酵母异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39.
芥蓝BoPGIP2全长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40.
桃PGIP基因及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1.
利用ITS核酸序列分析鉴定海洋青霉菌
42.
转人乳铁蛋白基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诱导表达
43.
麻疯树cpSSR标记技术的建立与体系优化研究
44.
CBF转录因子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
45.
新育三系恢复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46.
免耕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生理及群体发育的研究
47.
木兰门作物RubisCO大亚基的分子适应性进化研究
48.
硝基氯苯胁迫对小麦萌发的影响
49.
宁夏中部风沙区玉米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研究
50.
浙西南柑橘园杂草种群分布特点研究
51.
黄葛树染色体核型分析
52.
粉锈宁与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3.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及生物量的影响
54.
小麦茎秆弯曲特性与密度间的关系研究
55.
气候变化对豫西旱地冬小麦生育的影响及对策
56.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57.
湖北江汉平原魔芋种植技术
58.
优质杂交油菜宜油15不同种植方式的效益比较
59.
黑亚14号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
60.
花椒幼嫩茎叶营养成分研究
61.
试验温室番茄营养液深液流栽培与研究
62.
瓢形和细腰形葫芦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发芽情况比较
63.
壳寡糖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64.
不同透气性对虎奶菇菌核中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影响
65.
袋型与套袋时间对日面红梨果实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66.
全球红葡萄氮素营养及氮肥施用效果研究
67.
甲醛污染对3种室内观叶植物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68.
磁处理对锦鸡儿植物培养细胞生物转化反应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69.
广西合浦山口红树林互花米草成熟期叶水势初步研究
70.
10种湿地水生经济植物综合评价
71.
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土壤基质对茉莉花扦插生根的影响
72.
诺丽研究进展(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73.
浅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选792桑叶激素的影响
74.
安徽沿江棉区控失型化肥施用技术研究
75.
凤凰茶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
76.
朱顶红根·鳞茎·叶发育规律的研究
77.
一点红不同生长期氨基酸含量分析
78.
不同产地徐长卿中丹皮酚含量的分析
79.
肉苁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80.
芦荟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8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的金属元素含量
82.
五味子镇痛效果研究
83.
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84.
乳酸菌添加剂对青藏高原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85.
长白山区野生桔梗资源现状调查
86.
牛心朴子总生物碱对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87.
芦荟及运动对大鼠胃组织EGF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88.
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及抑菌作用研究
89.
道地药材九资河茯苓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90.
浓缩大豆磷脂对肉仔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91.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92.
牡丹江城市山雀冬季活动区研究
93.
狐、貉白鼻子病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94.
1例犬的急性肾损伤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95.
鸻鹬类研究进展
96.
胡黄连单体Scrocaffeside A对小鼠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体外研究
97.
重庆市棘影熊虫属两个新记录种记述
98.
苄嘧磺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99.
宁夏锈菌多样性研究
100.
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
101.
不同发酵条件对绿粘帚霉(RCEF4099)抗辣椒灰霉活性的影响
102.
放线菌GZ933菌株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103.
18个棉花品种抗棉叶蝉性研究
104.
鲁北大垫尖翅蝗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关系的初步探讨
105.
田间斜纹夜蛾成虫饲毒后垂直传毒对其后代的影响
106.
壬酸对华山松木蠹象成虫的拒食作用研究
107.
洞庭湖湖面风速与湖区陆地风速的对比分析
108.
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09.
生态补偿制度与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
110.
京杭运河聊城段岸坡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111.
贵州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Ⅰ)
112.
风能资源动态评估研究
113.
深海生物多样性所受的威胁及其保护研究
114.
渭河北岸断裂对咸阳地热田的影响
1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16.
四川省金口河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17.
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118.
近1000年来浙江慈溪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Hg污染评价
119.
亚氨基二乙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环境问题
120.
主成分分析法在太湖流域水环境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
121.
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能力的研究
122.
温度对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脱氮的影响研究
123.
海南省松涛水库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124.
从水系特征看鄱阳湖区生态系统的运行
125.
胺苯磺隆在环境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
126.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问题探讨
127.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
128.
论水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九曲河个案研究
129.
生态税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析
130.
农田碳汇管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价
131.
采前处理对牡丹切花保鲜的影响
132.
根霉Yc1发酵豆渣产纤溶酶的研究
133.
苹果醋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134.
我国渔业科学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壳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136.
微波法提取橘皮中类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
137.
糯米浸泡条件对粽子品质的影响
138.
红曲黄色素浓缩液喷雾干燥的工艺优化
139.
不同产地黄酒中营养功能成分的比较分析
140.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粮情监测系统的设计
141.
热风循环烘茧机的PLC自动控制
142.
脱水蔬菜热泵干燥工艺研究
143.
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分析
144.
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分析与灰色预测
145.
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基于攀枝花、凉山州和泸州等地的案例调查
146.
关于农村宅基地流转保障机制的研究——以江苏盐城市为例
147.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及改革研究
148.
四川省东坡区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149.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评述
150.
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障碍与对策
151.
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现状及需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152.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思考
153.
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构与创新
154.
合肥市苗木花卉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55.
江西森林旅游资源优势与市场前景探析
156.
宗教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以南岳为例
157.
生态示范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河北省阜城县为例
158.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调查研究
159.
安徽舒城双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新发展运行模式探析
160.
基于模糊AHP的珠三角都市型农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测评
16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
162.
信息技术条件下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的实践与创新——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163.
中国农村消费支出状况的比较分析
164.
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基于四县的调查
165.
北京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调查分析
166.
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效研究
167.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资源集成整合研究
168.
基于社区居民调查的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盐城市为例
169.
中国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水平影响的对比分析——以江苏、新疆两省为例
170.
我国小麦品种主要性状供给和需求演变
171.
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外来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
172.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模式探讨
173.
贵州黔中地区2种生境下1年生光皮树苗的生长情况调查
174.
超干燥贮藏对蓝桉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75.
赣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优化配置
176.
森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177.
吉林江源干饭盆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水平的测定与评价
178.
重庆四面山森林冠层对降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179.
珠三角地区有花草本水生植物配置的调查与评价
180.
徽州传统聚落建设的系统理念探讨
181.
景观遗产的风貌维护与风格修复
182.
农村未升学初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的思考
183.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84.
新形势下《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85.
教育威客模式下农业院校学生激励教育措施的实践与探索
18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精品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187.
农林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88.
黑果枸杞果醋发酵工艺研究
189.
基于MapXtreme的Web耕地推荐施肥系统设计与实现
190.
基于监测数据的粮仓温度场数值仿真
191.
天水市古建筑的生物危害状况调查分析
192.
重庆市3种不同类型监测点降水成分比较及趋势分析
193.
三维景观漫游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194.
“万顷良田”项目中农村居民点拆迁及城镇化模式探讨——以江都市小纪镇为例
195.
古籍中农业文献记载优化整合
196.
山区土地自然属性分类与成果图编制问题研究
197.
农业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网络信息系统
198.
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考
199.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储粮害虫分类方法研究
200.
基于COM组件的农业灌溉优化决策软件的开发
201.
葡萄花序总RNA提取方法研究
202.
D140型大孔树脂纯化荷叶总黄酮的研究
203.
氰氟虫腙不同剂型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及助剂筛选
204.
基于“3S”技术的鹫峰森林公园立地分类及制图研究
205.
鸡法氏囊中B淋巴细胞的发育
206.
《果树病害防治》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7.
干旱对农业危害的特点及其减灾技术
208.
中华桫椤DNA提取及ISSR分析
209.
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选育与配套技术
210.
银杏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11.
小鲵科中国特有属及物种组成
212.
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