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9年第30期
1.
质疑“扩版=质量下降”——以《中国农学通报》和《安徽农业科学》为例
2.
主成分分析法在烟用香精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
6种芳香植物精油的提取及综合品质评价
4.
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5.
橙皮苷衍生化改性及清除自由基研究
6.
含镁卤水中硼酸络合萃取的盐析效应研究
7.
安息香缩合与应用研究进展
8.
产壳聚糖酶菌株的选育研究进展
9.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方法测定干红枣Vc·V_P·V_E的含量
10.
基于MSPD-HPLC法的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测定
1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泡腾片中钙的含量
12.
提高丁芎癣药水质量标准的研究
13.
鉴定玉米花粉活力4种方法的比较
14.
环境微生物果胶酶活性研究
15.
气调指标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贮藏质量的影响
16.
基于回归理论分析下南瓜估重模型的研究
17.
平菇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18.
KGM/XG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芦丁在有序介孔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20.
细胞自噬在植物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21.
植物电信号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22.
影响植物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研究进展
23.
NMR技术在多糖研究中的应用
2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25.
农杆菌介导法将硝酸还原酶基因转入大白菜的研究
26.
珍珠黄杨无性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研究
27.
根结线虫天敌真菌1号分离物(DFRKN-1)基因组DNA提取研究
28.
Ⅰ型马立克氏病强弱毒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9.
牛Dmrt7基因的cDNA克隆及遗传变异
30.
枸杞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31.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32.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33.
优质高产抗旱新桑品种川826选育
34.
五指山小型猪APEX1基因cDNA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5.
丝棉木组织培养技术
36.
魔芋茎尖试管苗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37.
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研究
38.
不同生育期水稻气孔阻力日变化规律研究
39.
《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40.
CaCl_2对冬小麦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41.
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42.
储藏时间对燕麦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43.
盐胁迫对4个“神油系列”油菜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44.
6个油葵雄性不育系在兰州的主要性状表现
45.
喷施微肥对宿根甘蔗黄白苗的影响
46.
紫甘蓝提取物对Cu~(2+)介导的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47.
结球甘蓝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异常行为分析
48.
生姜的功效及利用研究进展
49.
生菜保存时间与亚硝酸根含量的关系
50.
不同N素形态及其不同水平对黄瓜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51.
不同品种黄瓜在日光温室中生长情况研究
52.
水肥处理对赣南脐橙抗旱生理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53.
芒果亲本始花期分析与利用研究
54.
叶面施肥对油橄榄坐果率的影响
55.
20种菊科植物不同器官的化感活性研究
56.
盆景特色树种——赤楠研究进展
57.
微波辅助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研究
58.
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原始观音座莲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59.
不同起垄及移栽方式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60.
天然生态烟与常规栽培烟比较研究
61.
不同内衬袋对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
62.
基于RP-HPLC法的金花茶叶中槲皮素含量测定
63.
白鲜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64.
蒙药狗尾草地上部分挥发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65.
西藏野生灵芝的质量研究
66.
不同居群鱼腥草中As和Hg及666·DDT的测定
67.
红花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68.
不同栽培密度对桔梗质量的影响
69.
高山红景天不同继代愈伤组织中红景天甙含量研究
70.
不同年份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含量分析
71.
转ChIFN-γ烟草对雏鸡的增重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72.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73.
八眉猪肥育和胴体性能及与部分品种的比较分析
74.
中草药与卵黄抗体复合气雾剂体外抑制病毒试验
75.
尾叶桉人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76.
FKBP12.6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脏肥大和纤维化的影响
77.
鸡毒支原体灭活抗原超滤浓缩工艺的研究
78.
延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79.
紫金山不同植被类型蝶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80.
废旧华太电池液对涡虫的毒性作用
81.
融入监督信息的k-mean聚类瓜蓟马预警模型
82.
马铃薯块茎蛾对马铃薯块茎挥发物的嗅觉反应
83.
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的毒力测定
84.
梨小食心虫在蟠桃园的危害和发生动态初探
85.
魔芋软腐病致病机理及其生物防治
86.
沿巢湖地区设施番茄减量使用农药病虫防治技术规程
87.
10%除尽微乳剂的研制
88.
近48年安徽省宿州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89.
近47年山东省滨州市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
90.
RS和GIS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
91.
辽宁省农作物及自然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92.
安顺城市生活垃圾灰分的时空变化研究
93.
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时间变化及预测模型
94.
大连气温变化趋势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95.
绩溪县灾害性天气分析
96.
基于白城市酸雨状况下的大气环境分析
97.
西藏土壤有锌含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98.
2009年2月抚顺一次雨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99.
西太平洋副高演变特征与华南旱涝的关系
100.
南京地区1次大雾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研究
101.
基于MAS的农村气象广播发布及其实现方法
102.
柳州市农业界限温度与生产季节分析
103.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探讨
104.
辽宁省昌图县土壤养分现状及耕地地力评价
105.
沟通式规划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106.
沼肥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107.
黑龙江五常水稻产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08.
武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109.
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10.
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111.
漳岭山枇杷林地土壤肥力及理化性质研究
112.
基于关联规则的土壤重金属积累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关联分析
113.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作用的研究进展
114.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
115.
我国铅锌矿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
116.
兰州市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及分析
117.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118.
珍珠湾海域水环境状况与评价
119.
阜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120.
植被指数变化与地表反照率的关系研究——以海南岛西部为例
121.
食品安全实时与抽查混合的监督机制仿真研究
122.
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及控制系统分析
123.
多氯酚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进展
124.
城市河流健康的形态学指标体系研究
125.
基于遥感的城市景观热环境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126.
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技术研究
127.
1-MCP在果品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128.
赤霉素对生菜的保鲜研究
129.
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初步研究
130.
真姬菇多糖的提取和组分研究
131.
巨大型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132.
溶菌酶提取工艺及其在山核桃乳中的应用研究
133.
酶解蛋白液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134.
一种新型果蔬仓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35.
温室系统夏季温度动态模型的建模与仿真
136.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农村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13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抽水泵站抽水量预测
138.
油菜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39.
DCE与CBOT玉米期货价格关联性实证研究
140.
宁夏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141.
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142.
试论城镇化与贵州优势产业发展战略关系——基于生态现代化的视角
143.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144.
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145.
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配套模式优化研究
146.
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协整
147.
ARIMA模型在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预测中的应用
148.
西部12省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现状的比较研究
149.
基于经济危机下农民工返乡潮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150.
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思考——土地银行
151.
农产品品牌延伸效果模糊定量测度研究
152.
新疆金融机构农业投入现状分析
153.
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
154.
湖南省食品工业名牌战略研究
155.
转轨时期我国化肥企业的品牌建设路径
156.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述评
157.
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举措
158.
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159.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城乡互动旅游系统的构建
160.
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161.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62.
城市公园绿地周边环境管理研究——以上海市城市公园绿地为例
163.
基于市场动态反应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的神华煤炭市场营销预测
164.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165.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166.
美洲黑杨物候性状变异研究
167.
新西伯利亚银白杨微枝试管外生根与微环境因子的关系
168.
杞柳优良品种引种试验与生长规律研究
169.
造林技术规程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
170.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与案例研究
171.
不同贮藏方式对4种桉树花粉活力影响的研究
172.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3.
锐齿槲栎育苗试验研究
174.
广西猫儿山2块1hm~2永久样地乔木组成动态分析
175.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改良土壤作用研究
176.
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MSBR)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177.
新型蛋形内水压组装式户用沼气池的结构与功能
178.
平衡施肥对毛竹产量的影响
179.
淮河流域伏牛山区近20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180.
基于目标驱动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181.
新农村建设中贫困地区体育教师工作现状分析
182.
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
183.
北朝冬小麦播种研究
184.
基于GIS的多用途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185.
基于ArcPad的精细农田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186.
XML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187.
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中传感器网络簇内广播认证方案研究
188.
联苯菊酯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
189.
秦巴山区中草药服务系统研究
190.
武山东华庄园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191.
园艺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教学系统的研制
192.
南方NTS-962电子全站仪与CASS7.0软件配合下的数字化测图实践——以西南大学共青团花园野外实习基地为例
193.
发酵凤眼莲的菌种筛选
194.
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生物学特性及其园林绿化应用
195.
植物种植设计程序初探
196.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比对夏玉米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197.
广西巨尾桉立木与林分叶面积估测模型
198.
雪莲果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199.
Cu~(2+)·Zn~(2+)·SDS·DBS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试验
200.
绿僵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201.
中国野生芍药研究现状
202.
FSH-β和PRLR基因多态性对长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3.
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研究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1
2020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