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9年第29期
1.
我国农业大学学报与省级农业科学期刊主要引证指标比较分析
2.
高山被孢霉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3.
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4.
肝靶向氧化苦参碱毫微粒的制备工艺优化
5.
卷烟主流烟气pH值的测定研究
6.
聚类分析结合程度相似度用于烟用香精的质量控制
7.
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稻谷及秸秆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8.
基于HPLC法的向日葵盘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9.
HPLC测定万应跌打酒中东莨菪素的含量
10.
土壤电导率的快速测量(EM38)与数据的研究应用
11.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12.
锌对植物的毒害及机理研究进展
13.
植物中程序性细胞死亡研究进展
14.
乙烯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5.
蔗糖代谢相关酶对果实糖积累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紫花含笑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17.
光照条件对丽格海棠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
18.
大花序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9.
PCR检测转基因大豆
20.
黄瓜基因组DNA提取及AFLP体系优化研究
21.
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2.
五节芒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23.
寒兰基因组DNA ISSR-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24.
XERICO和Tyr-rich HRGP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5.
毛竹香豆酸-3-羟基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26.
甜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其功能预测
27.
植物淀粉品质控制酶基因ISO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8.
植物蔗糖转运基因家族功能分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9.
转基因食品常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30.
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结实期剑叶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32.
不同灌溉量对沙漠边缘春小麦生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33.
Cu·Cd胁迫对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4.
淮北平原冬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35.
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硅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36.
啤酒大麦专用肥和生态肥不同配比对甘啤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7.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特性及产量的比较
38.
不同抗旱性玉米苗期叶片活性氧代谢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39.
“渝苏303”甘薯高产栽培模式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40.
青海东部3种牧草蒸散规律的研究
41.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六020327A的选育
42.
高寒旱区N·P·K肥不同用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43.
根外追施硼锌复合微肥对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44.
成熟期蔗地灌水和自然降雨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
45.
野生蔬菜盐地碱蓬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46.
野生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中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47.
7种野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分析
48.
生长调节剂诱导苦瓜生长和雌花分化、发育的研究
49.
菠萝皮代替蔗糖栽培黑木耳的试验
50.
气象条件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51.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52.
黄河故道地区果园土壤肥力与砀山酥梨品质初步研究
53.
石灰氮、芽灵和赤霉素对塑膜大棚葡萄破眠的调控效应
54.
矮化砧木对甜樱桃生长特性的影响
55.
甘菊无土栽培基质试验分析
56.
多效唑对夹竹桃整形促花的技术研究
57.
秦岭陕西段野生铁线莲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58.
10种绿化植物叶片对铅·锌吸收能力的研究
59.
潮安产4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
60.
合肥地区优质常绿草坪草引种与评价
61.
转基因草坪草的研究和应用
62.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63.
盐城滩涂獐毛种质资源及应用前景研究
64.
2006和2007年安徽省12个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
65.
景宁白茶套罩嫁接法试验
66.
黄山毛峰茶中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67.
低温胁迫对4个不同剑麻品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
68.
罗布麻叶中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69.
红椿不同提取物药理活性初探
70.
黄粉虫抗菌肽的生物学性质及初步分离纯化
71.
部分根系施肥对剑麻植株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72.
沿海生物能源植物——乌桕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73.
黄瓜发根农杆菌高效菌株的筛选
74.
不同套种作物对宽叶羌活生长的影响
75.
半夏褐变及硫熏后氨基酸含量比较
76.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木通中6种微量元素
77.
清香木姜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78.
灰绿藜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研究
79.
TYLCV侵染对番茄叶片解剖结构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80.
基于小波分析及改进KNN的红虫识别研究
81.
马齿苋活性成分中抑脂成分的筛选
82.
不同来源的红细胞悬液对鸡新城疫血清抗体检测的影响
83.
藏北牦牛肉成分和营养品质的分析研究
84.
绞股蓝复合液对小鼠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
85.
铁椆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研究
86.
P450芳香化酶活性调控对小鼠睾丸和附睾发育及精子发生的影响
87.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88.
斜带髭鲷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研究
89.
中国大鲵的营养需求与饲料
90.
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
91.
柑橘病虫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研究
92.
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93.
园林蛀干害虫调查与防治方法研究
94.
印楝素与吡虫啉对牛蒡长管蚜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95.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
96.
朝阳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97.
近60年长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
98.
2009年春季北疆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99.
天水市近60年阴晴天日数的变化特征
100.
1954~2006年榕江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101.
近50年长春市农业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102.
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当地气候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103.
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对区域气温序列的影响研究
104.
沈阳市冬季冰层厚度特征研究及应用
105.
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实施方案设计
106.
贵州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病毒病初步调查及检测鉴定
107.
一次东北冷涡天气过程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
108.
辽宁省2008年8月11日暴雨过程能量条件诊断
109.
2008年1月安徽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110.
基于Model Builder的库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111.
基于ETM~+遥感数据的昆明地区土地利用研究
112.
中山市近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研究
113.
基于MGM-Markov的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模型的研究
114.
我国山区草地资源人口容量分析
11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耕地可持续性研究
116.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分解——以江西省崇仁县为例
117.
江西省县域人口垂直分布与耕地的相关性研究
118.
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119.
陕西咸阳苹果林地和农田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干层研究
120.
民勤盆地地下水开发潜力分析
121.
农村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探讨
122.
基于GIS的彭阳县退耕还林(草)与林草配置分析
123.
木薯渣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研究
124.
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选择研究
125.
石河子市城市化进程中废水排放与地表水环境质量研究
126.
稻壳降解人体排泄物的研究
127.
硫酸厂废水污染区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研究——以云浮市某硫酸厂为例
128.
UV-Fenton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129.
丙溴磷在甘蓝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130.
水中残留氯氰菊酯农药萃取条件的研究
131.
基于RS和GIS林地植被生产力估测研究
132.
利用Landsat数据对广州城市进行热岛效应分析
133.
多参数融合的太湖围网养殖遥感动态监测
134.
我国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35.
巢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控制策略
136.
江苏省徐州市售蔬菜和水果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研究
137.
水杨酸对桔梗切花的保鲜效应
138.
贻贝废弃液中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分析
139.
亮叶杨桐叶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40.
胰蛋白酶处理对花生蛋白起泡性的影响
141.
表皮葡萄球菌产蛋白酶工艺的优化研究
142.
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果酒研究进展
143.
溶胶—凝胶法固定木瓜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144.
不同品种蚂蚁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制备
145.
北京市门头沟设施农业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146.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
147.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用喷头结构与性能分析
148.
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西部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149.
基于合作社的安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途径探讨
150.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151.
粮食补贴:激励效益及竞争设计
152.
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与难点——基于河南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分析
153.
基于SWOT分析的北京板栗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15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连云港市花果山乡为例
155.
生物质垃圾中树叶的循环水热转化试验研究
156.
论我国失地农民受损权益的法律保护
157.
我国农民工理财现状及对策探析
158.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区位因子评价研究
159.
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及其动力机制
160.
传统孝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161.
农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组织构建模式
162.
化解乡村集体行动困境的社会资本探析
163.
对农村地区构建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分析与思考
164.
能值分析理论在农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65.
转轨时期我国化肥企业品牌建设机制与模式
166.
典型草原区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为例
167.
江西兴国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效果及村民满意度调查
168.
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169.
农田防护林持续发展问题及政策研究
170.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念辨析
171.
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172.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建议
173.
内蒙古多伦地区沙尘暴过程气象要素演变分析
174.
干扰生态学对于森林管理的意义
175.
南方红豆杉扦插成活研究
176.
火棘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177.
重庆市铜梁·桂园都市生态农业园区规划与实践
178.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害区划研究
179.
广州市番禺区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研究
180.
高校《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
181.
高职《沼气技术》工学结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182.
遗传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183.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184.
提高《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185.
北京农业设施空间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186.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绿色作物与背景分割研究
187.
屋顶花园自动节水灌溉系统应用研究
188.
2种木莲光合生理特性研究及光响应校正模型的应用
189.
基于M文件的切割图三区域面积求解方法研究
190.
基于GIS的二维水沙数据的管理及可视化研究
191.
科学数据共建共享模式探讨
192.
农业科普创新实践:北京农业数字博物馆
193.
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
194.
应用ERP核心思想管理高等农业教育资源的探讨
195.
提高河北坝上地区营造林质量研究
196.
低剂量UV-B辐射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197.
西藏山南地区主要农区霜冻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198.
南阳盆地暴雨日数的变化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199.
社会资本的构成差异对农村社区经济的影响——以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农村社区为例
200.
张掖市农业用水承受能力及其和谐水价分析
201.
麦瓶草护绿研究
202.
梅州市冬春季不同功能区绿地的抑菌效应研究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