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8年第21期
1.
基于多项式典型相关方法选择长江下游降雨量预报因子
2.
农村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3.
α-淀粉酶固定化的研究
4.
抗性淀粉提取工艺的研究
5.
菊苣菊粉水解工艺的研究
6.
生姜风味物质不同提取方法对比分析
7.
猴头菌转化EGB发酵液提取物抗氧化及抑制非酶糖基化活性研究
8.
蒜氨酸酶动力学性质研究
9.
人及兔醛化红细胞的制备和应用
10.
HPLC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的研究
12.
干旱胁迫对烤烟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13.
不同钠盐浸种对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14.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
15.
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月见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16.
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17.
不同培养基对紫薇试管苗的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
18.
牛分枝杆菌ag85b基因的瞬时表达
19.
红叶李离体茎段培养与微体快繁的研究
20.
决明子叶愈伤组织中大黄素与大黄酚含量的测定
21.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引言
22.
高温热化法制备磷脂酰胆碱方法研究
23.
一种新型二维条码电子耳标在商品猪数字化养殖中的应用
24.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
25.
吴起县森林资源景观格局分析
26.
安祖花愈伤组织增殖与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27.
野百合试管鳞茎诱导与增殖的研究
28.
猕猴桃组培苗生根培养的研究
29.
植物激素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
30.
月季基因组DNA与总RNA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
31.
AFLP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32.
犬血清IgG的纯化、抗体制备及其鉴定
33.
法氏囊炎病毒VP2基因高变区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34.
AtDREB2B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5.
ETR1靶向RNA干扰重组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36.
K88菌毛基因的克隆及ST表位序列在菌毛基因上的融合
37.
利用POD同工酶电泳对辣椒进行分类
38.
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
39.
应用DGGE技术比较池塘人工生物膜与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
40.
分子印迹技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研究的进展
41.
热休克蛋白对枯草芽孢杆菌抗逆性和乙醇产量的影响
42.
淮稻10号的适栽地区与产量稳定性分析
43.
吉林省水稻国外引种及利用情况
44.
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45.
皖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46.
主要栽培因素对弱筋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47.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
48.
小麦品种间溶剂保持力差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49.
盐地碱蓬红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50.
冬小麦水分适应性变化研究——以天水市为例
51.
若干年份不同地下水位大麦生物量模拟研究
52.
252份墨西哥CIMMYT小麦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差异及品种筛选
53.
玉米与生姜间作复种系统增产增效分析
54.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性状·产量的影响
55.
马铃薯含糖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56.
土壤盐分对牧草及饲料作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57.
新品种常棉1号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58.
沿江中部芝麻产量与气象因素相关分析
59.
巴西固氮甘蔗品种和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氮代谢差异比较
60.
稻鸭共作复合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61.
嫁接西瓜营养品质测定与感官品质评价
62.
不同处理对向日葵芽菜萌发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63.
不同品种草莓果实品质分析
64.
香水百合的核型变异研究
65.
蒙自喜树籽与喜树叶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较研究
66.
毛白杨新品种及繁育技术
67.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营养评价
68.
试论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
69.
从颐和园与凡尔赛看中法园林自然观的差异
70.
浅谈园林中的盲道设计
71.
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72.
黄褐毛忍冬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73.
海棠秋季二次开花的特点及原因探析
74.
浅析北京市河湖滨水景观设计
75.
1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初探
76.
2008年初黔西南州甘蔗冻害调查与分析
77.
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78.
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景观格局分析
79.
海兰褐父母代母雏鸡羽毛脱换规律观察
80.
不同日龄海蓝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81.
奶牛酵母菌性乳腺炎的诊治试验
82.
荷斯坦奶牛和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83.
荷斯坦奶牛和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84.
新生仔猪红黄痢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Ⅰ——C型魏氏梭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85.
不同来源PRRS灭活疫苗(NVCD-JXA1株)对仔猪免疫效果比较
86.
诃子·石榴皮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对比试验研究
87.
氯胺酮和异丙酚对藏犬复合麻醉效果的研究
88.
湖南永州地区家养犬·猫胃肠道寄生虫病原学调查
89.
大豆异黄酮改善高血脂小鼠记忆及有关机制的研究
90.
阿诺宁两活性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酶动力学研究
91.
紫苏籽对高血脂鹌鹑血脂调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92.
钟形钟虫游泳体的形态学和表膜下纤维系统的研究
93.
奎屯市郊农作区夏季鸟类多样性特征研究
94.
表面活性剂SDS与DBS对褐点石斑鱼急性毒性研究
95.
桑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
96.
中药抗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9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虾中的硒含量
98.
烟草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影响因素综述
99.
利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烤烟新品系
100.
侧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101.
桃儿七种子发芽促进剂的研究
102.
水翁花提取物的PPARγ配体活性鉴定
103.
当归·黄芪及当归补血汤中元素形态分析
104.
三七总皂苷的乙醇超声法提取工艺及急性毒性研究
105.
微波提取巴戟天中草药中蒽醌含量的应用研究
106.
正交设计法优化伏毛铁棒锤根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107.
不同试剂对灯盏花种子萌芽的影响
108.
采用胶束增溶法测定中草药中微量锗含量的研究
109.
深层发酵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培养基的研究
110.
真姬菇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正交试验研究
111.
3种野生真菌子实体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112.
HPLC-CL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和桑色素
113.
粗茶多酚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提取方法研究
114.
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115.
青翅蚁形隐翅虫毒素粗提物对菜青虫3种酶活性的影响
116.
豫南小麦条锈病长·中·短期气象预报模型研究
117.
BP神经网络模型在甘蔗绵蚜虫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118.
春剑阴棚叶斑病和沤心病防治研究
119.
蝗虫灾害物理防治发展及应用前景探讨
120.
内生细菌Bacillus sp.对菠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121.
肉鸡关节炎的诊断与防治
122.
南方根结线虫对番茄致病性测定的初步研究
123.
利用根尖染色体鉴别药用植物丹参、甘西鼠尾的种子
124.
马蹄金白绢病研究综述
125.
普通卷甲虫的抗寒性研究
126.
蚜虫传播非持久性病毒的机制研究
127.
黄淮流域夏大豆豆荚螟的发生及防治
128.
杂草抗药性生物型的研究进展
129.
蛋白质组技术在昆虫抗药性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30.
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营养元素的对比研究
131.
现代设施农业中土壤活性物组成关联分析
132.
魔芋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3.
宁夏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土壤真菌种群的动态研究
134.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及芹菜中重金属残留的影响
135.
黄芪传粉特性的研究
136.
2007年7月8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分析
137.
青海省共和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38.
基于生态足迹的潞安矿区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研究
139.
我国现行土地出让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40.
辽宁省四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41.
基于Hermite插值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种子轮廓
142.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14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求下的规划控制的革新
144.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145.
基于系统论的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讨——以江西婺源县清华镇东源村为例
146.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大丰市海岸带滩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147.
重庆市璧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148.
基于组件式GIS的区域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49.
喀斯特石漠化与人类活动响应的定量研究——以广西都安县为例
150.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环境系统维护的实证研究——以井陉县于家村为例
151.
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52.
模糊综合评判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金华江为例
153.
水资源约束下的西北地区城市化对策
154.
秸秆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影响因素及模式
155.
挤压膨化木薯粉生产酒精的研究
156.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的初步研究
157.
海南省畜禽养殖布局与土地承载负荷研究
158.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159.
甘肃省黄河沿岸带3地市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160.
恩施大峡谷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
161.
秦王川灌区修建地下水库的必要性分析
162.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处理的研究进展
163.
焦作煤矿区成熟作物中重金属Pb·Cr·Zn·Cu富集特征研究
164.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博弈分析
165.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166.
鲜菊芋块茎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及其控制研究
167.
乳酸菌在泡菜生产中的应用
168.
绿芦笋的复合涂膜及营养液保鲜试验研究
169.
农村发展援助项目资源管理研究
170.
统筹重庆城乡社会保障的制约因素分析
17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问题研究
172.
构建完全积累、缴费确定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17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机制研究
174.
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牧区公共产品的投资分析——立足于政府的主导作用
175.
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
176.
“农科教”一体化途径探讨
177.
《绿色食品概论》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178.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侵害研究
179.
草地资源与新农村建设
180.
简析新型农民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本意蕴
18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科技对策
182.
粮食安全成本内涵及其特征探讨
183.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社会成本分析
184.
基于熵理论的县域可持续竞争力评价研究
185.
湖北西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186.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与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187.
贵州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优势研究
188.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推-拉”与反“推-拉”模型分析
189.
青海地区胡芦巴中胡芦巴碱含量分析
190.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191.
C++程序在农业可持续定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192.
浅议PID控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93.
微机测控系统在行走式节水灌溉试验台车上的应用
194.
河北省历史时期荒漠化的文献记载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