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8年第14期
1.
吉林省农业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2.
风机通风作用下鸡舍内NH_3浓度变化数学模型研究
3.
卷烟烟气焦油量的ARMA预测模型研究
4.
单基因性状测算自花传粉率及基因型比例的方法
5.
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稳定性的研究
6.
葡萄皮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7.
荷叶中槲皮素提取工艺研究
8.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皮酚提取工艺
9.
薄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楝科植物中三萜皂苷含量
10.
柑橘皮提取果胶试验条件研究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左氧氟沙星
12.
超临界CO_2萃取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13.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ZK202的鉴定及其诱变
14.
离子液体在萃取和色谱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15.
植物灭螺机理研究进展
16.
干旱对黄秋葵的影响
17.
遮阴处理对小桐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18.
水杨酸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19.
水杨酸对夏橙贮藏品质的影响
20.
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影响
21.
Hg~(2+)胁迫对菠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
镍对水稻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
23.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24.
不同砧穗组合对AP番荔枝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的影响
25.
不同氮吸收效率水稻品种蔗糖代谢酶的活性比较
26.
Burkholderia属luxIR同源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
27.
植物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28.
1种利用SDS-PAGE检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方法
29.
水芹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30.
黄粉甲抗冻蛋白基因afp72 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31.
绵羊QM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贵州野生淡黄花百合离体快繁研究
33.
外来植物光荚含羞草的入侵研究
34.
根癌农杆菌介导油菜CBF1基因转化拟南芥
35.
吊兰根茎生长发育特征观察
36.
细胞种类对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的影响
37.
杨树叶试管不定根高频率同步发生体系的研究
38.
一种简单有效的提取外周血白细胞总RNA的方法
39.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c15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40.
中国4个牛种MSTN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分析与其系统发生关系研究
41.
小麦-黑麦异源多倍化中的微卫星序列变异
42.
高产大豆1012与多根瘤品系0498苗期生育特性的比较
43.
宁乡猪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4.
特异性启动子在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转化中的应用
45.
包涵体蛋白的复性研究进展
46.
嗜盐菌HBCC-3的培养特性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47.
豫南稻区水稻生产的回顾、现状及育种目标
48.
粳稻新品种毕粳40·毕粳41大面积推广及经济效益分析
49.
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50.
气候条件对沈阳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51.
不同播种期和收获期对高油玉米品质的影响
52.
高产小麦品种栽培正交试验
53.
黄淮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抗晚霜冻害研究
54.
不同施氮水平和密度对大麦垦啤2号的影响
55.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99/2439中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
56.
2008年雪灾低温对越冬作物影响的分析
57.
树型金银花花蕾大小与花粉发育关系的研究
58.
烤烟大田期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59.
圆明园濂溪乐处景区的园林研究
60.
小麦茎秆抗拉性能研究
61.
神农架样品中粘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62.
Pb~(2+)·Cu~(2+)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研究
63.
斑马鱼重要基因对心脏发育关键环节的调控
64.
承德避暑山庄生态园林的构建原则和效益分析
65.
温州生态城市建设初探
66.
浅谈文人园林兴奋点设计
67.
环洞庭湖区“一村一品”战略的品型研究
68.
新疆五家渠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69.
枇杷园重金属污染指数与降污栽培技术研究
70.
不同接种方法对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影响
71.
黄瓜砧木选育及嫁接栽培技术研究
72.
甜豌豆越冬露地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73.
冬枣贮藏保鲜的影响因素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74.
小型西瓜割蔓再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75.
栽培蕨菜与野生蕨菜和常见栽培蔬菜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
76.
IBA及热击处理对艳山姜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77.
不同果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78.
植物铁吸收机理及其相关基因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
79.
滇牡丹开花特性的观察
80.
大花蕙兰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假鳞茎内营养元素含量及分配特点
81.
低温贮藏对康乃馨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82.
厚荚相思人工林综合效益评价
83.
绥化市北林区气候变化与对策
84.
纯中药饲料添加剂HMS对肉杂鸡生产的影响
85.
上海地区宠物犬中戊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86.
钢针固定法治疗金丝猴直肠脱案例解析
87.
东北梅花鹿染色体R分带的研究
88.
不同时期小鼠血浆中孕激素的变化
89.
苏丹红I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组织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90.
恩诺沙星对鲫鱼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91.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后雏鸭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92.
烤烟普通烤房低成本密集型改造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93.
有机基质棉秆进行黄瓜栽培试验研究
94.
茶油抑菌效果的研究
95.
禾谷镰刀菌致病力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96.
抗烟草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97.
瓜类枯萎病拮抗放线菌T8-41的鉴定
98.
沈阳市常见观赏植物真菌病害鉴定
99.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调查分析
100.
秋红早蜜桃根癌病的发病规律调查
101.
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力测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102.
常德稻区螟虫种群发生危害规律演变的研究
103.
白水地区套袋苹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104.
不同除草剂对烟田杂草防除效果的研究
105.
放线菌Lj20发酵液杀虫活性的研究
106.
5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
107.
转基因抗虫棉农药使用的研究
108.
长期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中细菌四环素抗性水平的影响
109.
试论化学肥料对“食物链”的影响
110.
土壤解磷微生物作用机理及解磷菌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11.
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112.
铁尾矿生态恢复中蚯蚓粪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13.
施肥对火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114.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115.
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土壤中铁和钛的研究
116.
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铜和锌的不确定度评定
117.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评价研究背景及意义
118.
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19.
基于城乡互动的淮安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120.
GIS在森林防火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121.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22.
位山灌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123.
2006年四川盆地旱灾分析及减灾措施
124.
农用地定级研究——以河北省蔚县为例
125.
苏南城市防洪安全校核研究
126.
2007年3月盘锦市罕见暴雪的“暖冬”背景及极值估算
127.
城镇饮用水的品质分析研究
128.
2006年唐山市生态足迹研究
129.
六盘水市生态足迹研究
130.
陕西省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
131.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现状
132.
污泥能源化的前景探讨
133.
宝鸡市金渭两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34.
靖江王陵旅游开发研究
135.
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张河湾水库为例
136.
水利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137.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138.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39.
东洞庭湖区水陆交错带的复杂性分析及防洪对策
140.
基于“三农”问题的新时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141.
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富营养化水质的净化效果
142.
细菌在近海污染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43.
基于GIS与SDM集成的农用地定级专家系统
144.
库区农业产业化的阻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澜沧江里底水电站库区为例
145.
GIS支持下的水源汇水区非点源污染关键因子识别——以深圳市为例
146.
基于GIS技术的黄前水库流域水土流失评价
147.
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
148.
基于RS和GIS的涨渡湖天然湿地近20年演化研究
149.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提取技术机理的研究进展
150.
铜在玉米体内的累积规律研究
151.
铅对旱地红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152.
豆科牧草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影响的研究
153.
秦皇岛观鸟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154.
水溶黏着剂色板的田间诱虫试验
155.
农村水环境治理探析
156.
大型灌区农业水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7.
敌克松农药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158.
梅州城区洪涝致灾因子分析及防治对策
159.
土壤质地及环境因子对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
160.
阜新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研究
161.
香菇酸乳的研制
162.
枸杞·玫瑰花保健饮料的研制
163.
复合酶水解鸡肉工艺条件的优化
164.
怪味方便复合调味酱的研制
165.
农林院校社会实践模式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166.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中的问题分析——以新疆为例
167.
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方式的转型——以纠纷解决的成本为视角
168.
“重庆试验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
169.
关于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考
170.
新型农民培育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71.
农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
172.
新形势下护卫我国耕地底线的对策研究
173.
贵州民族自治区的区位优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战略分析
174.
优质农产品生产规程的示范推广应用研究——以广东山区为例
175.
河南省县域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176.
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探析
177.
发展蚕桑产业的新思路——蚕桑资源的多极化利用
178.
安徽蚕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179.
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180.
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18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济源市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
182.
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探讨——以广东省为例
183.
信息技术对食品工业的影响
184.
图形图像融合技术与农产品特征建模
185.
拖拉机变速箱齿轮故障诊断智能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86.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对培育现代农民的启示
187.
茄科植物古汉名考证(二)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