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7年第11期
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2.
过氧化氢胁迫粟水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与成分分析
3.
不同物质调节醋糟基质理化性状分析及其应用效果
4.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研究
5.
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6.
正交组合设计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
7.
Cu~(2+)胁迫对龙葵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8.
SSR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
9.
椒样薄荷的组织培养研究
10.
产甘油假丝酵母基因CgZWF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1.
一个水稻三倍体×二倍体杂交F_2群体的微卫星杂合性丧失
12.
猪MB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分析
13.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14.
花香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5.
野葛的茎尖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16.
南果梨茎尖培养的初步研究
17.
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研究
18.
哈士蟆油复合药对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19.
番茄生长素应答因子ARF1基因RNA干涉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番茄的转化
20.
农杆菌介导的薰衣草愈伤组织遗传转化
21.
我国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与品种选育
22.
盐渍环境对几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23.
浅山干旱地区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24.
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田间扦插成活率及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25.
杂交水稻质核远缘研究及野败型粳三系的配套和应用
26.
晚粳皖稻94双改单高产栽培试验
27.
高海拔区域水稻品种(组合)筛选及其主要性状分析
28.
沿淮地区生态条件分析与稻茬麦应变抗逆栽培技术规程
29.
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选育报告
30.
科棉三号遭受雹灾后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
31.
“仿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32.
几种技术措施对苦瓜利用强雌系制种产量的影响
33.
云和哺鸡竹低效林分改造试验初报
34.
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凋落物现存量与组分研究
35.
园林道路施工测量计算程序设计
36.
2005年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分析
37.
B_9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38.
不同时期喷施苯达松对混制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39.
长白楤木根多糖理化性质的研究
40.
南京市旧城改造中的土地利用对策探讨
41.
3S技术平台支持下的烟草轮作查询和规划研究
42.
现代景观设计风格多样化探析
43.
N·P·K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4.
主伐迹地不同清山方式对杉木生长的研究
45.
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的探讨与实践
46.
火龙果在杭州地区的引种简报
47.
凯特杏栽植密度试验研究
48.
不同培养条件对锦带花粉萌发的影响
49.
湖北部分鱼腥草野生资源初步研究
50.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研究利用
51.
多倍体育种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52.
金银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53.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54.
军峰山森林旅游区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55.
温度对绿豆芽苗菜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56.
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57.
樱桃番茄杭樱1·2号的特征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58.
海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59.
黑麦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60.
霉玉米饲喂雏鸡试验
61.
中性蛋白酶酶解蛋清制备活性肽的研究
62.
珍珠颜色的研究进展
63.
环境因子对鱼类吞噬细胞作用的影响
64.
催产素对肥胖小鼠的摄食量·体重和脂肪重量的影响
65.
尿素糖浆饲料舔砖饲喂荷斯坦乳牛效果试验
66.
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7.
非淀粉多糖酶在家禽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68.
我国家畜猝死症的研究进展
69.
两种钙拮抗剂对肉鸡PHS的影响
70.
绵羊肺炎支原体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构建
71.
果寡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
72.
中国翼手目核型研究进展
73.
壳聚糖在草鱼种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74.
谷氨酰胺的营养作用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75.
牛磺酸对雄性大鼠生殖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76.
人工诱导结瘤对烟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影响
77.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78.
杨树枯叶蛾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及防治
79.
海芋凝集素对几种鳞翅目昆虫的毒杀活性
80.
植物内生细菌yc8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81.
35%寨丹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一代灰飞虱防治效果研究
82.
蜡状芽孢杆菌TS-02防治草莓白粉病研究
83.
大棚黄瓜上烟粉虱成虫动态研究
84.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防除研究
85.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
86.
堤坝白蚁的危害及防治策略
87.
EDTA作用下芥菜型油菜对土壤中Cd·Ni的富集规律
88.
尿素作种肥对棉种出苗率的影响
89.
农田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对土壤氮流失的影响
90.
水分胁迫条件下磷素营养对小麦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91.
碘量法测定土壤中微量砷的研究
92.
水稻初花期喷施油菜素内酯的生理效应及增产作用
93.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94.
钾肥对秋季复种绿萝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95.
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96.
门限自回归模型及其在耕地总量预测中的应用
97.
洗衣粉对水生动物的毒性研究
98.
河南省土地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99.
植物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00.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经济性分析
101.
水样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比较
102.
毒死蜱在环境中的降解研究
103.
三峡库区消落带抢救植物中华蚊母群落伴生维管植物研究
104.
灰色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河北卢龙县为例
105.
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痕量铅
106.
三峡水库135m水位蓄水前后水体中重金属分布变化
107.
层次分析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08.
稻飞虱发生严重之年单季稻仍获丰收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109.
沾化冬枣种植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
110.
环境生物学及其发展
111.
论纤维素对人体的功能
112.
城市水资源永续利用方法研究
113.
广安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4.
玉米全粉生物可降解塑料餐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5.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及研究新动向
116.
调味品味型对同一原料生食菜肴卫生质量控制的研究
117.
脱水蔬菜2种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118.
玉米花粉保健饮料工艺研究
119.
魔芋中多糖提取技术及含硒形态研究
120.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综述
1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
12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回顾与反思
123.
提升政府执行力对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124.
淮北地区农民培训模式探讨
125.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6.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127.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
128.
畜牧兽医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29.
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
130.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31.
地籍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2.
石家庄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
133.
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134.
宁夏南部山区反贫困的实践与启示
135.
论民生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136.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37.
延安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138.
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139.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140.
主产区粮食市场机制运行现状及其完善探讨
141.
农业技术创新的速水-拉坦模型及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实证检验
142.
重庆市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143.
农业网络营销探讨
144.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45.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辨析
146.
农业风险的认识与管理对策
147.
对武汉市新洲区建设双孢蘑菇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148.
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49.
我国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0.
我国苹果出口的贸易流向分析
151.
蒋家寨村与杨坡村八组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152.
对图书馆情绪性工作的理性思考
153.
指示性昆虫的应用研究
154.
区域滩涂资源开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5.
烟草农业减害技术研究
156.
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上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157.
浑河河岸险工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158.
我国农业机械产业模块化应用前景研究
159.
董船营水利枢纽改造工程国民经济评价
160.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期 号: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2
2021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