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6年第24期
1.
基于RS和GIS的河北太行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研究
2.
基于系统概念的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研究
3.
江苏省水稻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
4.
RT-PCR技术检测河南省猪瘟病毒的研究
5.
甘露聚糖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6.
稻曲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技术
7.
牛百叶脱黑膜新工艺研究
8.
链霉菌9911发酵条件的研究
9.
水稻1,3,4-三磷酸肌醇5/6-激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表达
10.
中黑盲蝽空间格局的地质统计学分析
11.
安徽省合肥地区蓝莓引种试验
12.
透明带蛋白及其在精卵结合中的作用
13.
不同盐种类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14.
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对桑树种子萌发和生理的影响
15.
可溶性糖在高等植物代谢调节中的生理作用
16.
超声波提取红三叶异黄酮工艺的研究
17.
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18.
重金属对油菜·诸葛菜的碳酸酐酶抑制作用
19.
干旱胁迫下人工种植的甘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日变化
20.
浸钙处理对切分哈密瓜保鲜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21.
植物花粉萌发的研究进展
22.
辣椒叶片对低温的生理响应研究
23.
牡丹种胚离体培养的研究
24.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宿主的研究进展
25.
不同激素配比对蜘蛛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26.
钙蛋白酶Ⅰ(CAPN1)基因的研究进展
27.
青钱柳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28.
用浸胚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研究进展
29.
水溶性壳多糖对杜鹃生长激素的影响
30.
日本百脉根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31.
轮状病毒外壳抗原蛋白VP4基因转化苎麻的研究
32.
水稻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遗传分析
33.
牡丹ISSR-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设计
34.
番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35.
浙双6号油菜大区品比试验表现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36.
鲜食糯玉米杂交种凤糯2004的选育报告
37.
安徽省杂交籼稻30年的育种和生产发展进展
38.
大豆抗豆荚螟品种种质资源抗性鉴定及遗传研究
39.
鸢尾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40.
流式细胞仪在果树作物倍性鉴定上的应用
41.
陕西省旬阳县狮头柑生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42.
As-1菌株富硒能力的研究
43.
从景观和科学的角度探讨景观树种引种工作——以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
44.
沈阳市保护地内不同灌溉方式对黄瓜各项参数的影响
45.
乡村景观的二元性刍议
46.
山东省菏泽市日光温室温度与外界气象条件的关系
47.
CPD和GGR6号2种生根粉对火棘扦插成活的影响
48.
NaCl胁迫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49.
棕榈大树栽植试验研究
50.
论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51.
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
52.
仔猪窝重与母猪泌乳力的关系探讨
53.
育雏温度过低或不稳定对雏鸡的危害及对策
54.
转Bt基因作物对哺乳动物食品的安全性评估
55.
污染水域克氏鳌虾体内重金属选择性富集研究
56.
添加高能饲料对乳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57.
海洋远古生物鲎体内活性物质的研究
58.
猪呼吸道疾病(PRDC)的综合防治
59.
虾青素的生物功效及其应用
60.
不同温度·盐浓度·破除休眠方法对羊蹄萌发的影响
61.
高铜对雏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62.
青海大通县饲草资源及合理利用
63.
施用有机酸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64.
羊肚菌研究进展
65.
蛹虫草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进展
66.
烤烟淀粉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67.
山茱萸害虫种群调查与研究
68.
98%杀螟丹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研究
69.
内生细菌ZJ1105的分离及其抗真菌机制研究
70.
菜蚜种群动态及生态位研究
71.
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72.
50%麦有·6.9%瑞骠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
73.
施钾量对泗杂3号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74.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设施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75.
苹果梨果园土壤营养与叶片营养的调查
76.
改性尿素·碳酸氢铵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77.
矮壮丰·壮丰安化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78.
膨润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吸附特征
79.
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80.
绿营高系列生态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81.
田间合理施用尿素防止野生葛仙米减产的研究
82.
位山引黄灌区上游地下水开发的研究
8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84.
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
85.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86.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
87.
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河南省新安县正村煤矿为例
88.
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89.
辽东湾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90.
山东省德州市野生蔬菜的药用价值
91.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对策研究
92.
耕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以福建省为例
93.
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
94.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95.
山东省旱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96.
江苏省洪泽湖区发展湿地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97.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研究
98.
武汉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预测
99.
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100.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以山东省垦利县为例
101.
丹东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102.
天然添加剂在肉类制品中的应用
103.
苏薯8号的产业化贮藏方法探讨
104.
我国推行绿色GDP核算的障碍及对策
105.
江苏省城市化研究
106.
宁夏寿险市场调查分析
107.
农村“留守儿童”与和谐农村的建设
108.
汉派服装的兴衰及对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启示
109.
从多维视角谈铜仁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决策
110.
关于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社会支援的思考
111.
论提高饭店员工素质的途径
112.
信阳农科所“十一五”科技发展思路探讨
113.
高等学校专业差别定价及其福利效应分析
114.
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建设思考
11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116.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117.
RFID在农产品管理中的应用
118.
股票收益独立性对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影响
119.
对“富人治村”现象的分析探讨
120.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21.
试论循环经济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的法律地位
122.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123.
食博会的运营机制及其成功经验的分析
124.
关于开征教育税的探讨
125.
比较与整合——对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几点思考
126.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农民工思想问题及对策思考
127.
植物生化实验课的启发式教学初探
128.
林价政策改进之探讨
129.
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的生态风险研究
130.
无公害蔬菜生产经济效益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查
131.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分析
132.
征地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矛盾——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133.
乳业联合经营的SWOT分析——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
134.
按照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促进新农村建设
135.
徐州市发展绿色食品的探讨
136.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灰色系统分析
137.
农村消费的制度变迁因素分析
138.
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139.
我国农产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0.
21世纪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14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模式研究
142.
浅析“三农”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143.
“企业+农户”型产业组织效率改进的博弈分析
144.
关于政府帮助扶贫龙头企业提高营销能力的探讨——以广东省贫困县市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为例
1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述评
146.
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147.
农村劳动分工社会化的演进——中华村实记
148.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以安徽省为例
149.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黔东农业经济及发展对策
150.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5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152.
订单农业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
153.
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研究
154.
提高中国果品商品率的措施研究
155.
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思考
156.
地方政府在发展不同农民专业协会中的绩效评价
157.
江苏省徐州市奶业发展前景与对策思考
15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与其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分析
159.
巫山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建设美丽、富饶、和谐的库区新农村
160.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161.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研究
162.
3种旱地移栽机栽植器的性能分析
163.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164.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总目次(总第34卷)
期 号: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0
2019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