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业科学
查看本刊
2001年第04期
1.
粳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2.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3.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与改良
4.
若干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在江汉平原涝渍地的表现
5.
双季晚稻皖粳9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6.
两系中籼稻丰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7.
不同茎蘖苗和栽插密度对协优57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8.
数学模拟与优选协优559高产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
9.
不同密度对毕粳39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0.
苏棉18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1.
面包小麦高产优质新组合选配的研究
12.
沿江圩区小麦高产的障碍因子及配套栽培技术
13.
超高茬麦田套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14.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山东省冬小麦新品种(系)
15.
玉米不育化制种问题的探讨
16.
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主要性状研究
17.
气象因素对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18.
优质油菜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应
19.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
基于富民强省目标下的农业科技支持和政策选择
21.
实现安徽省植保工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22.
我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23.
棉花黄萎病致病机理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24.
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
25.
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皖油16号的选育
26.
扬麦1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7.
优质高产面包小麦烟280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8.
棉铃虫生物学习性与发生为害关系
29.
改进组装型黑光灯及诱杀棉铃虫的效果
30.
湿润直播稻田杂草的一次性化学防除技术的研究
31.
小麦药剂拌种剂防治纹枯病效果初报
32.
几种药剂防治稻曲病试验
33.
35%杀·苄可湿性粉剂的筛选与田间除草效果
34.
大英雄生物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效果
35.
18.1%富锐等药剂对棉铃虫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36.
52.25%农地乐乳油防治枣瘿蚊的田间药效试验
37.
53%苯·苄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试验
38.
硅对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39.
有机肥对塑料大棚内地温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40.
小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41.
不同微生物肥和调节剂在大豆上的施用效果
42.
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小麦粒重的影响
43.
硅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44.
山区生物钾肥肥效试验
45.
BB肥在安徽省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46.
无滴膜对棚室生态及蔬菜病害的影响
47.
合肥地区西瓜枯萎病菌分化鉴定及部分西瓜材料抗病鉴定
48.
柑桔果实体积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49.
剩余染料比色法测定猕猴桃的抗坏血酸含量
50.
蔬菜轮作的钾肥效应研究
51.
皖北地区百合的周年生产技术
52.
砀山酥梨施用微肥“酥梨宝”优质高产试验
53.
3种类型肥料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54.
毛竹林丰产技术试验初报
55.
离子注入对家蚕后代血液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56.
肥料形态及施肥方法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57.
栽植行式对皖南香料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
58.
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母猪泌乳力的比较
59.
全椒县山羊球虫感染情况及种类的调查
60.
氮对微绿球藻生长的影响
61.
鲢、鳙鱼对扁裸藻消化利用的研究
62.
草鱼出血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63.
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研究
64.
臭氧及负氧离子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65.
江淮分水岭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践与思考
66.
皖东柞蚕开发前景浅析
67.
皖棉13号产业化开发的实践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期 号: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2
2021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