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农业科技
>
安徽农学通报
查看本刊
2006年第12期
1.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塑造
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
开拓农村市场是新农村建设应有之义
4.
安徽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5.
都市农业应做到“十化”
6.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反思
7.
土地承包经营权若干问题探讨
8.
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 造就工作上适用人才——试论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9.
浅谈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
10.
“京九”商丘段果农复合系统经济效益研究
11.
强化三江源地区信息网络化建设 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13.
槟榔果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及槟榔食品研究进展
14.
针叶树生散斑壳属部分种内及近似种间的RAPD分析
15.
影响胡萝卜体胚发生因素的研究
16.
西伯利亚白刺耐盐性鉴定初步研究
17.
流式细胞仪
18.
均匀设计在香花槐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19.
治理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思路
20.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21.
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23.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24.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25.
莆田市山地果园生态脆弱性与生态果园建设研究
26.
蓝浆果栽培技术
27.
板栗胚轴嫁接育苗技术
28.
施肥对长春花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29.
热带蔬菜—黄秋葵
30.
秋冬季节芫荽菜的保鲜贮藏技术
31.
无公害蔬菜荷兰豆的栽培技术
32.
温室乐都长辣椒的育苗方法
33.
广德县草莓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34.
春结球甘蓝拱棚覆盖栽培技术
35.
无公害子姜高产栽培技术
36.
淮北地区无公害芦蒿双膜设施栽培技术
37.
“贺氏399”对大豆营养生长影响的研究
38.
四川盆地丘陵区牧草种植前景展望
39.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豆品种高产稳定性
40.
淮北地区小麦冻害发生特点及预防补救措施
41.
富源县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42.
GS郑农16原种繁育生产技术规程与示范推广机制
43.
郎溪县杂交稻直播生产栽培技术
44.
Aa Pro Soil和DDFE肥在水稻上施用效果初探
45.
郎溪县糯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46.
沼液浸稻种技术
47.
补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8.
油研10号在江苏的综合性状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49.
豫中地区烟草质量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50.
棉花生长后期田间管理
51.
猫爪草高产种植技术
52.
两优632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3.
保健食品山药栽培技术
54.
薏苡高产栽培技术
55.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56.
速生意杨高产栽培技术及复合经营模式
57.
枫香播种育苗技术
58.
休宁县林权流转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59.
樟树的种植养护技术
60.
杭州周边地区两种寄生虫卵调查研究
61.
感染不同畜禽的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62.
汽车拖拉机电气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优化设计
63.
东海县沼气建设的效果及发展沼气的原则
64.
强化蚕种市场监管 推进蚕桑生产发展
65.
安庆市耕地土壤质地概况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6.
有机生物活性肥料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67.
彭阳县草庙小湾流域雨水资源利用及效益分析
68.
水产品喷雾干燥的计算机模拟
69.
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70.
豆田除草剂氟黄胺草醚的合成技术
71.
棕榈科植物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72.
建设热带作物产业带潜在的植保问题探析
73.
麦田灰飞虱防治技术研究
74.
吊禾螟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
75.
温室白粉虱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76.
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
77.
12%恶草酮乳油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
78.
2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水生杂草药效试验
79.
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症状与无公害防治措施
80.
安徽省贵池区农区害鼠的种类及动态消长规律
81.
板栗膏药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82.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83.
安徽省高中学生生物伦理现状调查研究
84.
论民营企业的组织学习管理
85.
小型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方略
86.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
87.
试论传统师生关系的现代转型
88.
从泛中心论维度看诠释学发展困境之可能出路
89.
合肥市旅游解说系统建设现状及建议
期 号: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2
2021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