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
|
搜索
登录
|
注册
期刊
>
哲学与人文科学
字的通假义
赵振铎
字的通假义通假是古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音近意义无关的字的通用。它是汉字特有的一种现象。字典编纂工作中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不同辞典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分歧比较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一致。一、古代文献里经常发现通假现象。越古的文献这种现象越多。从近些年出土的竹简帛书和同书的传世刻本相比较可以证明这点。比方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抄本和今本《老子》比较,帛书使用的通假字比传世刻本多出了10倍①。……
[关键词]:
古今字
;
晏子春秋
;
同音代替
;
王引之
;
假借义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出处]: 《
辞书研究1991年01期
》
打开App,免费下载本文
共引文献
期刊
|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
期刊
|
睡虎地秦墓竹简通假字略论
期刊
|
论区分假借和通假的必要性
论文
|
马王堆汉墓帛书通用字研究
论文
|
段注古今字研究
相似文献
期刊
|
找出本字,才能弄懂通假字
期刊
|
通假字质疑
论文
|
通假的发展演变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议
|
《汉语大字典》的通假字体例
报纸
|
盗版
中国知网客户端
海量文章,一站下载
万千书刊,个性订阅
苹果手机下载
安卓手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