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首页
|
搜索
期刊导航
>
工程科技II辑
>
建筑科学与工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查看本刊
2011年第02期
1.
祝贺《四川建筑科学研究》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民族建筑优秀论文评选指定刊物 祝贺《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部分论文获得“中国民族建筑优秀论文奖”
2.
基于序列响应面法的预应力单双层网壳可靠性研究
3.
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4.
混凝土梁有效翼缘宽度取值研究
5.
基于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的结构可靠度计算
6.
厚/薄板稳定分析的样条无单元法
7.
本刊消息
8.
基于MATLAB的单面接触屈曲荷载计算
9.
初始几何缺陷对网壳结构线性动力反应的影响初探
10.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方法综述分析
11.
栅格三明治板的小挠度弯曲变形
12.
基于哈密顿理论的薄壁结构双向弯曲分析
13.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预拉力控制及连接面抗滑移系数试验研究
14.
损伤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模态频率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15.
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性能试验研究
16.
对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配置弯起钢筋排数的计算方法改进
17.
无侧位移楔形变截面门式刚架柱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等效弯矩系数研究
18.
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探讨
19.
现浇混凝土圆管式空心楼板的连续化分析
20.
竖向高度对超长结构温度效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21.
大型堆料库顶棚结构设计风荷载的确定
22.
基于ANSYS约束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分析
23.
爆炸荷载下混凝土构件动力方程的差分解
24.
自由度匹配技术在框架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25.
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延性计算
26.
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简化计算分析
27.
东风双曲拱桥病害检测与加固
28.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加固及抗震措施
29.
既有混凝土梁上开孔后的受力性能分析与加固设计
30.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试验研究
31.
FRP复合材料在砌体结构加固中的实践应用
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防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
33.
隧道结构防火研究综述
34.
基于球孔扩张理论的静压桩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35.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隧道围岩模糊综合评判
36.
压汞测孔评价劈裂注浆加固效果的室内试验
37.
长短桩复合地基应力及沉降规律数值分析
38.
抗滑桩的优化分析
39.
匀速加载下散体材料堆中拱崩塌沉降分析
40.
“某工程C地块二标段基础工程”成本分析及控制
41.
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特征分析
42.
建筑内浮放式设备抗倾覆高宽比限值研究
43.
悬链线凹曲线滑道辊轴摩擦摆隔震性能分析研究
44.
水平双向地震作用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支座位移的影响
45.
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研究
46.
地震反应谱、功率谱以及傅立叶谱关系探讨
47.
新型索网体育场罩蓬风振响应频域分析
48.
重车运行引起的周边建筑振动实测与分析
49.
地震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50.
聚羧酸系减水剂在C60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对比试验研究
51.
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石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52.
高性能混凝土自养护研究
53.
基于蠕变试验的橡胶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分析
54.
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
55.
建筑模数制的再认识
56.
无车道、自升降、节约型、暗挖成型地下停车场技术研究
57.
人行景观拱桥的设计构思与优化
58.
对我国住宅套型建筑面积大小的研究
59.
双向建筑中庭天然采光与建筑设计的研究
60.
城市边缘区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莱芜市钢城区永兴路为例
61.
与环境共生共融——从空间特质看川西林盘的生态意义
62.
消费社会下旧城特色商业街区的整体改造探索——以南浦—凤溪特色商业街区项目为例
63.
陕西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策略
64.
夏热冬冷地区可翻转双玻飘窗的能耗与经济性分析
65.
太阳能光导采光技术在地下建筑中的应用
66.
任家坪排水钢涵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67.
双层皮玻璃幕墙风口的确定
68.
不同改造方案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
69.
地铁站变风量空调冬季工况节能研究
70.
上海近代居住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节能对策
71.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材料组成的变化对其性能和施工影响研究
72.
基于全寿命周期原理的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经济评价方法
73.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热阻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74.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改造融资模式探索
期 号:
06
05
04
03
02
01
出版年:
2022
2021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