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
|
搜索
登录
|
注册
期刊
>
社会科学II辑
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
刘超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形象介于国家与思想界、尊孔与反孔之间。教科书的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国家面对儒学时的民族主义式悖论:国家应当利用儒学传统建立民族认同,但这会引起儒学与专制政权结合的联想而招致批评,从而孕育国家的危机。 中间立场 使孔子形象有一定的连续性,使儒学传统不至于中断,但在变化剧烈的近代中国,会造成一般民众观念与国家、思想界认识的疏离。它蕴含着儒学现代演变的多种可能性。国家与思想界共同规划运用历史资源,产生出民众的知识观念,并随时调整,以因应或造成社会意识的变迁。……
[关键词]:
孔子形象
;
儒学
;
历史知识
;
社会意识
;
教科书
;
清末
;
民国
[文献类型]:
期刊
[文献出处]: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
[格式]:PDF原版; EPUB自适应版
(需下载客户端)
打开App,免费下载本文
相似文献
期刊
|
论近代中国反孔思潮的兴起
期刊
|
艺人不买孔子账
论文
|
孙奇逢的实学思想
会议
|
《正蒙》对《易》《庸》的继承和发扬
报纸
|
美与知:深处的屐痕
中国知网客户端
海量文章,一站下载
万千书刊,个性订阅
苹果手机下载
安卓手机下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