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郑州地区的水环境与今日相比,其河流众多,且流量丰富,沟渠纵横。由于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一些河流的流路发生了变迁,代表性的有黄河南移、汴河消亡、贾鲁河西移。黄河的频繁决口与泛滥是这些河流变迁的直接原因。 明清时期,郑州地区的贾鲁河、洛河等河流都可行船,足见当时河水流量的巨大。当时,郑州地区水旱灾害频发。水旱灾害的发生具有时间、地域分异的共同特征,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水灾多发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且平原区多于山地丘陵区;旱灾则多发生在冬春和初夏,同样是平原区多于山地丘陵区。特大旱灾的发生还具有近似22年的周期特点,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爆发具有相同的周期。 明清时期郑州地区人水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们抗御水灾,当时尚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人水关系的和谐就在于兴水利,除水害。通过开挖沟渠、修筑堤防的方式来改变周围不利的水环境,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开挖沟渠既收灌溉之利,又能分杀水势,缓解水患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