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黑龙江行政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延续二百余年的军府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行省制的设立。这次改革是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时值边疆危机、社会矛盾加剧,地方财政危机升级。加之受到清政府对东北地区所实行的移民实边政策影响,黑龙江地区人口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汉民急剧增加,民事日繁,亟须增设民官加强对黑龙江地区的全面管理。同时,改革之前的地方吏治问题积弊已久,使旗、民分治的双重管理体制受到强烈地冲击。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最终,在“清末新政”的影响下,黑龙江地区相继进行了吏治整顿、军制及官制的改革。在徐世昌等重要官员的大力推动下,黑龙江地区裁撤将军,实行行省制,并在行省制下设置了一系列行政办事机构,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机构的建设,逐步完成这次重大改革。清末黑龙江行政体制的变革,不仅推动了黑龙江行政体制的近代化历程,而且促进了黑龙江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