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

胡颖峰

  吉登斯通过对古典现代性理论进行清理与反思,系统总结了古典现代性理论的三根明显主线: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理性化,结合晚期现代性社会的时代背景,从而建立起自己富有特色的现代性社会理论。 吉登斯把现代性看作一种现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并提出了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即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力量。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关联是吉登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球化与现代性的扩张相互作用,导致了风险危机、道德危机、生存性焦虑和生态危机等严重后果。 吉登斯认为,当今西方社会是后传统社会,由于后传统社会变迁的速度和程度是以往任何社会不可比拟的,因此,它也必然是一个矛盾丛生、问题繁多的社会。后传统社会存在着风险问题、道德危机、信任缺失、生存性焦虑和生态问题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吉登斯提出了生活政治的构想。吉登斯认为,面对后传统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解放政治已显得力不从心,必须诉诸生活政治,生活政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它关注的焦点就是在后传统社会,我们怎样生活,因而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吉登斯生活政治的构想包括超越匮乏型经济、对话民主、生态政治和非暴力化社会四个方面。吉登斯的生活政治关注身体、性和自我问题,因而是离每个个体最近的政治。 如果说吉登斯的生活政治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构想,那么第三条道路则是生活政治理论构想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是吉登斯用来求解现代性问题的现实方略。第三条道路是吉登斯理论建构与现实政治关怀的接榫点。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政治主要包括:创建“新型混合经济”的设想;修复被破坏了的社会团结;改革福利国家以及世界主义的对外策略等。他的第三条道路政治超越左与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对立,是典型的中间道路政治。……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全球化;后传统社会;生活政治;第三条道路
[文献类型]:博士论文
[文献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