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文学创作在翻译作品中的映射

陈玉清

   本论文旨在从互文性视角探索作家兼翻译家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之间的关系。互文性自引入翻译研究以来大致向两个方向发展:实践方向和理论方向。实践方向以哈蒂姆和梅森为代表。他们着重研究文本中的互文指涉怎样在翻译中转换的问题。而理论这一方向则逐渐向解构主义靠拢,认为所有文本都是对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而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可视为文本。受此启发,本文探寻了互文要素如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生活环境、文学品位如何在作家兼翻译家的文学作品及翻译作品里体现,其文学作品如何在翻译作品中映射。 冰心是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她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翻译了大量的亚非等国家的文学作品。其中冰心最喜欢的是纪伯伦和泰戈尔的作品。她翻译的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广受读者好评。本文着重分析了文化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生活环境、文学品位这些互文要素在冰心文学作品和上文提及的四本译作中的体现,以及译文如何从文化历史标志、写作风格和思想观念三方面映射其文学创作。 通过研究冰心的个案,期望能抛砖引玉,有益于作家兼翻译家的原创作品与译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互文性;冰心;文学创作;翻译作品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