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

赵金玲

   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是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承载着表现形象、表达思想、传达美感、陶冶性情的重任。一个国家的文艺在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的角度来讲,文艺具有上层建筑性质,虽然它不似政治、法律那样同经济基础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些“中介”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但它同样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同样对经济基础的稳定巩固起着加速或延缓的反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高度重视文艺问题,使文艺偏离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文艺工作就会走弯路,国家就要出大问题。社会主义文艺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它有着与过去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文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社会主义文艺体现着社会主义的阶级性、人民性和党性。恰因如此,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建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自觉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同时,创造性的结合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继确立了各具特色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我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文艺思想内涵,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灵魂和指针。 本文主要从文艺思想的形成时代背景、文艺思想的来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文艺方向论、文艺方法论、文艺政治应用论)以及文艺思想特点几个重要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艺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明确了他们文艺思想中一脉相承的理论主线,发现了他们文艺思想中的共同之处,找出了他们文艺思想的各自特点,最终通过比较,总结出了他们文艺思想的精髓。相信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获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同时还会为今后我党文艺的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借鉴素材。……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