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江苏省煤炭多元化供应体系的构建

王立山

   煤炭在江苏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都占主体地位。江苏煤炭资源不丰,生产量多年来在2500万吨上下浮动,今后能维持这个水平已实属不易。我国东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历史长,资源已远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煤炭资源调出重心随之西移,导致江苏调入煤炭运距的增加。而煤炭运距的增加,使煤炭调运的风险也相应加大,调运问题已成为制约江苏煤炭供应平衡的瓶颈。同时,运距的增加,带来运输成本提高,煤价上扬,降低了江苏的产品竞争力,也影响着江苏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如何选择合理的调入地结构,增强供应的安全性和连续性,规避风险,是江苏能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协调进步的必然要求。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资料分析法、数学模型与统计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从江苏煤炭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入手,考察了江苏构建煤炭多元供应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煤炭多元化供应体系的构建。 (1)江苏煤炭资源相对匮乏,少量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一隅,“三下压煤”和粗放生产是制约省内煤炭开发的主要因素。而加大勘探力度,解决“三下压煤”问题,集约利用省内有限的资源,稳定本省的煤炭产量,将对全省的煤炭供应起着重要的应急保障作用。 (2)国内煤炭资源是江苏煤炭来源的最大依靠,江苏煤炭调入地是在变化的。根据资源场理论及相关研究基础,分别测算了全国各省煤炭相对势、潜力势和资源—经济势,预测今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将是江苏未来的重要煤炭来源地。提出建立区外来煤基地、解决运输瓶颈、构建煤炭物流中心是江苏有效利用国内煤炭资源的重要出路。 (3)国外煤炭资源是江苏煤炭调入地的新生代。江苏利用国外煤炭资源是平衡市场、调剂煤种、缓解运输压力等因素的必然需要,同时其适度利用国外资源也有着一定优势。今后,江苏进口煤占总消耗量的比重不会上升很大,主要来自澳大利亚、越南、印尼等国。……   
[关键词]:江苏;煤炭;供需形势;增长方式;资源势;多元化供应体系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