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在教育领域是一个宽广的概念,它可涵盖这一领域中的所有测试,测量和评估行为。按时间和功能,评价通常被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也有责任评价和促学评价之分。该论文主要探讨目前教育评价中非常关注的促学形成性评价。 教育心理测量考试的发展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选拔性考试。20世纪初心理测量考试开始出现之后,在教育领域,心理测量型考试一直被当做责任评价的主要手段。研究显示,美国、英国和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过多使用考试的现象。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英语教育也开始受心理测量考试的影响。那个时期,标准化考试被认为是英语教育评价的理想方式,人们都期待它能更好地监控和提高英语教育水平。但是事常与愿违,标准化考试的投入并不一定会带来预期的收益。过多使用考试带来了政策制定者们未曾料想的一些结果。重结果而轻过程使得学习未能得到很好的监控和支持。 为谋求解决当前外语教育评价问题的途径,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将促学形成性评价的观念和技巧通过培训传授给教师,让教师们在为期12周的教学中实践这一评价,以达到教学更有针对性及促进学习等目的。我们的主要研究问题是:1)促学形成性评价会给学习成就,如英语水平、学习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等带来什么影响?2)形成性评价的参与者,即教师和学生是如何看待促学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和问题的。 该研究的主体部分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办法。定量研究是一个2×2×2(三因素两水平)的准实验方差分析设计,600名非英语专业的一年级大学生参加了本实验,同时参加了实验前测和后测的有效人数为408人。定量研究还包括以9级量表问卷为工具的调查。定性研究为半结构性电话采访,涉及48位学生和4位教师。 研究结果表明,促学形成性评价能很好地促进学习自主性及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但在短时间内,促学形成性评价的初步实践在提高英语水平上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教师的教学经验这一因素对促学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