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研究

刘勇

   在加速发展的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己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并且这种老龄化趋势大有加强之势,因而,彻底解决当前中国的养老问题,是中国政府面临艰巨而重大的任务。纵观过去对养老研究的诸多文章,多集中于养老制度的改革和养老模式的选择上,关注养老文化的则少而零散,特别是对于中西方养老文化的比较则更是甚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在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冲击,家庭养老功能呈弱化之势,已是个不争之实。基于此,在关于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家庭养老弱化乃至被社会养老,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发达的西方社会已经经历了这个阶段,中国现在正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因此在中国,家庭养老必然被社会养老替代。不过,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养老文化的比较分析,选择何种养老作为社会主要的养老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而是与其深刻的养老文化底蕴相关联。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实际国情,试图从影响养老保障的深层次养老文化的角度,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 文章的结构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养老文化作一个简要的概述。理解养老文化主要从家庭和社会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养老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为了方便研究,笔者从传统养老文化(即家庭养老文化)和西方社会养老文化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传统养老文化以“孝”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崇尚“尊老敬长”的社会伦理道德,强调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的统一。西方社会养老文化是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基督教对养老产生深刻的影响是西欧国家普遍存在比较松散的家族制度,……   
[关键词]:养老文化;养老模式;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