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及生活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的出行不再是单单满足于空间的转移,而是要求在出行的同时能体会到轻松的感觉。为此,公路建设尤其是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在注意道路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的同时,要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把公路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本研究即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旨在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改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研究在综合交通工程学、园林艺术学、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本着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首次明确提出了公路景观设计理论并界定了其含义,构建了该理论的框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层次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公路景观问题,奠定了基石。在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框架内,本论文在介绍了公路景观设计原理后,重点研究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公路景观序列。多段式的景观序列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而成熟的应用,目前有些设计者把这一序列模式套用在公路景观设计中。本研究在比较了公路景观与园林景观的异同后,认为把多段式的序列模式应用在公路景观的设计中是不合适的,提出了全新的适用于公路景观设计的“张弛式”序列模型。在分析顺直路段景观小区和司乘人员的视觉心理特性后,提出了顺直路段单一景观的合理长度。第二,路侧结构物空间尺度及距路边合理距离的关系。公路周边的空间形态对司乘人员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次把常用于建筑学和行为艺术的实验法引入到交通工程领域,应用动态实验和实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路侧结构物空间尺度以及距路边合理距离的“半银杏叶”模型,从而首次得出路侧结构物尺度及其距路边距离的关系,可以近似认为:结构物距离路侧50m 以内,其大小对人高度敏感;距路侧50m~100m 时,对人比较敏感;距路侧大于100m 时,敏感性较……
